彻底决裂了! 德国总理默茨近日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

木槿论事 2025-11-19 16:10:58

彻底决裂了! 德国总理默茨近日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中来。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德国总理默茨最近放了个大招,一句话把欧洲科技圈都震得一激灵,他这话还不是含糊其辞,而是“死口子”,连个缓冲都没留,德国从 5G 时期的“谨慎”,直接跳成了 6G 的“彻底封杀”,把牌摊得干干净净。   问题是,这么硬气的表态真的方便吗?要知道,德国现在跑得好好的通信网,骨头架子几乎都是中国设备撑着的。   而且全德国八万多个通信站,有一半用的是中国技术,德国电信的无线接入网三分之二靠华为,沃达丰也有过半设备是华为的。   说句通俗的——德国的 5G,是“拆了中国设备根本跑不动”的那种依赖程度。   现在默茨一句话想让它全换掉,难度相当于把高速公路的路面边跑车边换水泥,还不能停车。   要说这事儿到底有多烧钱,德国铁路已经帮大家试算过,它们换掉 900 个华为基站,就花了 4 亿欧元,还得折腾五六年,期间高铁晚点多 15%,货运效率掉 10%——换句话说,掉链子也得掉好几年。   而德国全国有 8.2 万个基站,规模是铁路那点样本的几十倍,账摊开来可能是天文数字。   行业机构测过,光替换现在能看见的设备,最低得掏 20 到 25 亿欧元;德国电信一家就得承受 11 亿欧元压力,占它去年本土投资的四分之一。   更别提后续调试、频段校准、维护团队再培训……这些都不是“拍脑袋就能解决”的活儿。   最后这钱要么从运营商身上挤出来,让它们少投建网多涨价;要么就是纳税人为“安全姿态”埋单,德国人以后手机套餐贵 20% 都别奇怪。   更扎心的是,德国说要“掌控 6G 主权”,但回头一看自己手里的牌,是真心不多,全球 6G 的关键专利,中国企业占大约四成,华为一家专利比整个欧洲加起来还多;而德国本土厂商的专利份额,还不到 5%。   换句话说,哪怕不用一个中国产件,你照样绕不开中国技术——最终要么付授权费,要么绕路走低效方案。   而德国给 6G 的研发预算才 3840 万欧元,连拆设备的零头都不够,看起来更像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投入。   欧洲内部的替代方案也不乐观,诺基亚、爱立信设备比中国贵三四成,产能还撑不住德国的替换规模,真把它们推上来撑场面,不仅建设速度慢,网络质量也可能倒退好几年。   英国当年禁华为就是血淋淋的例子:花了 30 多亿美元,建设推迟两三年,网络中断率反而涨了 40%。   德国的依赖度比英国还高,两国反差只会更夸张。   更耐人寻味的是,德国安全部门自己也说:他们没找到中方设备被用来搞情报的证据,所谓“安全风险”,更多是政治语境里的抽象词,看得懂的人都明白,这是被地缘政治推着走的动作。   默茨嘴上说得凶,可另一边又承认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从汽车、机械到电池、电动化,全靠中国市场撑着利润。   技术上封得紧,经济上却得天天去敲中国的大门,这种“技术封锁+经济求稳”的两张脸,现在已经让很多德国企业摸不着头脑。   偏偏这事发生在德国经济本来就不好过的时刻,2024 年德国名义 GDP 看着涨到 4.6 万亿美元,但实际增长是 -0.2%,是实打实的滞涨。   能源价格飞天,产业外迁,制造业开工率低迷,47% 的从业者对未来悲观,超过一半担心丢工作——这种环境里还要搞一场全国范围的“拆网换件”,真是雪上加霜。   按理说,这种成本高、风险大、技术链断裂的决策,应该慎之又慎,但现在的一切都像是政治优先,把技术问题改装成安全问题,把产业挑战包装成“自主权”。   德国想在中美科技竞争里找一个“体面的位置”,结果却很可能自断一截高速赛道。   说穿了,这不是“技术决裂”,更像是“政治冲动压倒专业判断”。   说白了,默茨这一刀切式封杀,看起来硬气,实际上是把未来几年德国的数字化升级押在一个非常冒险的选择上,等账单真正摊到企业、民众和税务上,德国恐怕会发现——这口气咽得昂贵、吃力,还可能咽不下去。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0 阅读:49
木槿论事

木槿论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