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分子李忠宪表示,中国之所以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暴跳如雷,不是因为一句政治口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1-19 10:52:59

“台独”分子李忠宪表示,中国之所以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暴跳如雷,不是因为一句政治口水,而是因为她一语道破了北京最不愿面对的战略现实,也就是台湾有事=日本有事=美国有事。李忠宪声称,过去中国的对台作战想定,都是假设日本会观望、拖延,让人民解放军可以在5至7天内逼迫台湾“投降”。 最近,一种“美日台安全共同体”的说法吵得沸沸扬扬。这个概念由日本政治人物高市早苗点燃,再由李忠宪这样的岛内人士不断放大,听起来像是一个牢不可破的铁三角。 然而,你如果扒开这层热闹的舆论外壳,会发现这个所谓的联盟,更像一个用言语吹起来的泡泡,一戳就破。它所依赖的,根本不是什么坚实的实力和共同的决心,而是一堆脆弱不堪的口号。 这个联盟幻象的基石,是各种政治口号和外交表态,但这些东西一到关键时刻就没了约束力。岛内一些人拼命把这些强硬的外部言论,包装成能让大家安心的“定心丸”。 但怪就怪在这里,真正能拍板的美国高层,对这个“三方联动”却出奇地安静,几乎没有一个重要人物站出来公开背书。这种诡异的沉默,本身就是最响亮的声音,它告诉所有人:这承诺是非官方的,不保准的。 就算有些承诺听着很正式,也常常藏着“后门”。比如,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台军售法案里就被悄悄塞进了附加条款,要求先评估什么地区安全影响。 这难道不正是为自己预留了一条退路吗?如此做法,看似明智,实则或许暗藏着对前路的些许不笃定,不过留条后路有时也不失为一种周全之策。 避免被别人的剧本绑死,让那些口头支持,成了一张随时可以作废的空头支票。 就算大伙儿真心想联手,真操作起来也是一地鸡毛。此前,美日两国大肆宣扬,高调举行了“利剑”联合军事演习。 在这场演习中,他们宣称要达成“无缝指挥”之目标,妄图借此彰显其军事协作能力。结果如何? 此次演习反倒暴露出双方系统存在根本性的不兼容问题。日方传至美方的情报数据出现严重延迟,协同作战效率欠佳,尚不及预期的一半。 盟友自身亦是麻烦缠身。其家中之事纷扰不断,犹如乱麻一团,诸多难题亟待解决,无暇他顾。在日本国内,近七成民众对卷入台海这滩“浑水”毫无意愿。 他们深知其中利害,不愿让自身陷入不必要的纷争与风险,展现出对和平稳定的真切期盼。更何况,日本妄图启动所谓“集体自卫权”绝非易事。 此需历经国内一套极为繁杂的法律程序,重重关卡横亘在前,这一不轨企图的实现必将面临诸多阻碍。 若待这套流程全部走完,只怕黄花菜已然放凉。如此拖沓,待到流程结束,这场仗或许早已尘埃落定,胜负分明。 被寄予厚望的美国第七舰队,日子也不好过。舰队之中,逾半军舰皆为超期服役之久物。这些老舰虽已历经漫长岁月,却仍坚守岗位,于波涛间续写着属于它们的传奇。 “里根”号作为美军的旗舰航母,此前因维修于港口“趴窝”近四个月之久。如此长时间的停滞,使得该航母实际可正常执行任务、灵活行动的时间大幅缩减。 大陆早便沿着东南沿海,精心部署了一套“反介入”体系。此体系专为应对外来干涉而设,宛如坚固壁垒,有力捍卫着国家的主权与安全。 再看看被保护方,台湾自身的防务体系短板实在太多。主战部队的岗位空缺率接近五分之一,甚至出现一个军官带着两个兵就要操作整个装甲连的奇闻。 演习之际,“雷霆2000”火箭炮实弹命中率尚不足六成。再者,诸多装备乃美国淘汰之二手货,其能否正常发挥作用,着实令人存疑。 除了看得见的军事对抗,大陆手里还握着两张看不见的王牌:经济和战略资源。两岸日益悬殊的经济实力,本就是岛内焦虑感的根源。 台湾地区的支柱性产业——芯片产业,对大陆市场存在高度依赖。大陆庞大的市场为台湾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这种依存关系对台湾经济意义重大。 当大陆开始全力推动芯片国产化时,就等于扼住了台湾经济的咽喉。 尤为精妙的是,于全球稀土、钨等关键战略资源的供应版图中,大陆居绝对主导之位,以坚如磐石、不可撼动之姿,牢牢掌控着资源供应的关键命脉。 这些物品,堪称美日台制造尖端武器时不可或缺的“工业维生素”,于其武器研发进程而言,恰似点睛之笔,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意味着,大陆甚至都不用上战场,只要在上游卡住原材料的脖子,就能间接影响对手的军工生产,这招简直是釜底抽薪。 参考资料:1.新华时评|在台湾问题上生事,就是给自己找事——2025-11-18 10:33·央广网 2.“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2025-11-17 14:45·北京日报客户端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