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这样的现象并不新鲜,但是让学生走入办公室,给老师谈话,效果就不一样了。 同样的谈话,只是发起者不同,这样的谈话,老师是被动的。 有一位骨干老师为班级内不想学习的学生犯愁。从小学进入初中,有的学生发现跟不上了,干脆不学了。小学的成绩各科也还不错,只是教科书越来越难,课程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发现怎么赶也赶不上,干脆躺平。 怎么办? 老师把这几个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这些学生根本不在乎,在小学阶段就多少次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有的学生成了办公室的常客,进入办公室毫不在乎,对老师的谈话,也有应对的一套。 积极主动地改变学生,需要想办法。 这位骨干老师宣布了一项规定,谁考试成绩不及格,要给老师谈话。谈话内容不是自我检讨,应该指出老师讲课中哪些地方自己没有听懂,由原来接受批评变成给老师指问题。 这可是新鲜事,可够解解平时压抑的心理。 可是想想,要到办公室给老师指问题,这可不是轻松的事情。不及格的学生,走入办公室,坐在老师的对面,如坐针毡。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老师耐心地记着,然后回答。 出了办公室,有的学生长舒一口气。原来批评别人并不简单。为了不再经历批评别人的事情,还是下点功夫吧,毕竟考及格也不是多么困难的学生。 一段时间,班级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