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跑了。2025年11月13日报道,前脚刚给特朗普画了5000亿美金的大饼

惜陈谈娱乐 2025-11-18 10:40:01

孙正义,跑了。2025年11月13日报道,前脚刚给特朗普画了5000亿美金的大饼,后脚清空英伟达股票。他,撤了!但这绝非仓皇出逃,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略大挪移。 故事要从2025年1月说起,特朗普刚上任,孙正义就带着OpenAI和甲骨文大佬现身白宫,高调宣布“星际之门”计划,号称四年砸5000亿建美国AI基础设施。这波操作精准踩中“美国优先”,既承诺造10万个岗位,又契合AI竞争诉求,实则是张“政治通行证”。 软银的财务状况根本撑不起这份豪言,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仅1774亿人民币,连零头都不够。愿景基金早已风光不再,2022年单季亏2.93万亿日元,2024年四季度又亏3500多亿日元,公司资金链岌岌可危。 清仓英伟达套现58亿美元,看似忍痛割爱,实则是最现实的选择。此时OpenAI估值已达5000亿美元,超越SpaceX成全球最高初创公司,软银对其投资已贡献超五成收益,还推动二季度净利润激增190%,这笔账孙正义算得明明白白。 他的新棋局早已铺开:计划向OpenAI追加300亿美元,花20亿收购英特尔2%股份,还试图收购ARM架构领军企业Ampere。可惜2025年7月FTC启动深度审查,担忧垄断,而Ampere的512核CPU已计划量产,直接挑战英特尔地位。 这背后是清晰的生态逻辑:OpenAI是握核心算法的“大脑”,软银旗下ARM是底层架构“根基”,2025年服务器市场渗透率预计达22%,谷歌云新增算力中ARM占比已35%;英特尔则是硬件制造“臂膀”,其128核处理器也在2025年亮相应对。 硅谷银行2025年报告早已敲响警钟,AI行业看似繁荣实则泡沫显现,Series C阶段公司要花3美元才能换来1美元收入,商业化速度远跟不上资本热度。孙正义此时从“卖铲子”的英伟达抽身,转向“挖金子”的生态端,无疑是看透了行业本质。 这场转移已初见成效,对OpenAI的投资让软银净利润暴涨,而ARM架构的崛起更是给生态添了底气。英特尔的128核处理器、Ampere的512核产品,让硬件端博弈愈发激烈,也让软银的布局更具想象空间。 网友对此议论纷纷,有人骂孙正义是投机者,有人赞他眼光毒辣;也有人担心FTC审查会打乱布局,还有人期待OpenAI上市后的爆发。两种声音都有道理,毕竟他曾因早年清仓英伟达错失2500亿回报,这次能否翻盘还是未知数。 在我看来,孙正义不是“跑了”,而是换了个更核心的赌桌。他看透了AI硬件红利见顶,转而掌控“算法+架构+制造”全链条,这步棋虽险,但一旦成功,将主导AI产业话语权。未来若能拿下Ampere,生态闭环成型,软银很可能再创传奇;若审查持续受阻,也可能重蹈WeWork的覆辙。 这场豪赌的核心,是孙正义对AI未来的判断:真正的价值不在单一硬件,而在完整生态。他用58亿美元套现“昨天”,押注的是一个更宏大的AI“明天”。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惜陈谈娱乐

惜陈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