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打响了扳倒高市早苗的第一枪,石破茂11月13日在日本一个电视台广播节目中,对高市早苗涉台的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论表示反对并提出了质疑。
高市早苗也是真敢说,11月7日在国会答辩时硬是把台海问题和日本“存亡危机事态”绑在一起,直言只要台海出现军舰出动、武力使用的情况,日本就可能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话说得比美国还激进,完全忘了日本历届政府几十年来都小心翼翼维持的“模糊战略”,田中角荣、福田赳夫几任首相都对台湾问题躲躲闪闪,用“充分理解和尊重”这种模棱两可的词糊弄过去,连安倍晋三当年都只敢私下吹风。
2021年安倍在演讲里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岸田政府赶紧出来灭火,说那是前首相的“个人见解”,跟政府没关系。
可高市倒好,作为现任首相,直接在国会公开把话说死,名古屋外国语大学的川村范行教授都忍不住说,这跟“预告战争”没区别。
石破茂11月13日在TBS电台节目里一开口,就抓住了要害,他说这相当于政府直接断定“某种情况就会动手”,而往届政府从来不会这么表态,这话里藏着的潜台词就是“你这是在把日本往火坑里推”。
石破茂敢这么说,可不是一时兴起,高市的内阁本来就是个“双轨少数政权”,自民党在参众两院都没过半,全靠跟维新会“搭伙过日子”,而维新会比自民党还激进,其代表藤田文武早就喊着“要删宪法条款”。
高市为了稳住这些盟友,又想讨好自民党内的原安倍派,才急着用激进言论刷存在感,可这种操作恰恰给了石破茂机会。
作为自民党里的实力派,石破茂本来就对高市的位置虎视眈眈,现在抓着她的言论漏洞出击,既能拉拢党内的温和派,又能在舆论里赚一波“理性”的名声,简直是一举两得。
高市大概没料到,自己的“豪言壮语”没换来支持,反而引来了一片骂声。日本社民党直接发文骂她“轻视民生、追随美国”,鸠山由纪夫连着在社交平台发文怼她,说这就是在“煽动危机找扩军借口”,连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的议员都在国会逼她撤回言论。
更打脸的是民意,一周前富士台的投票里还有82%的人觉得她言论“妥当”,可共同社11月15日的民调显示,反对的人已经涨到44.2%,短短几天翻了快四倍,这显然是中方的强硬反击让日本民众看清了风险——中国外交部不仅紧急召见日本大使,还放出“胆敢介入必迎头痛击”的话,谁也不想真的跟中国开战。
其实高市这步棋错得离谱,她以为把话说得越狠,越能巩固权力,却忘了日本的“模糊战略”是经过几十年验证的“安全垫”。1972年中日复交时,日本就靠着模糊表态才平衡了中美关系,后来的菅义伟、岸田文雄也都守着这个底线。可她倒好,为了讨好右派和美国,直接把这个“安全垫”给拆了。
她喊着“存亡危机”,却连最基本的逻辑都站不住脚——日本粮食自给率不足四成,能源全靠海上航线,真要是把中日关系搞僵,最先受冲击的就是日本民生,这哪是“保存亡”,分明是“招危机”。
石破茂这一枪算是打在了点子上,不仅戳穿了高市的政治投机,还搅动了日本的政坛格局。现在自民党里已经有不少人私下抱怨高市“太冒进”,维新会虽然激进,但也怕真被拖进战争,而普通民众更不想为政客的野心买单。
高市要是再拿不出办法圆自己的话,别说巩固权力,能不能稳住内阁都得打个问号。毕竟在日本政坛,“激进”能赚一时的眼球,却撑不起长久的权力,石破茂显然看透了这一点,才敢果断出手,这波操作可比高市的“嘴炮”实在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