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次对我们进行回应!日本刚派人访华,就对我们提了一个条件!11月17日,根据

卓康春风 2025-11-17 19:21:05

日本再次对我们进行回应!日本刚派人访华,就对我们提了一个条件!11月17日,根据外媒报道,在中国官方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后,日本官房长官木原稔对此进行回应了。木原稔表示,中国此举缩减两国人员交流,有悖于日中首脑确认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大方向,并表示已向北京提出交涉。 这话乍听像是在维护双边关系,细品却让人忍不住反问:到底是哪一方先偏离了“战略互惠”的轨道? 事情的起因其实很清晰。高市早苗上任不到一个月,就在国会答辩中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等于变相将台海纳入日本防卫范畴。这一言论不仅直接踩踏中国核心利益红线,也打破了历届日本政府在台湾问题上保持战略模糊的谨慎传统。更令人不安的是,她至今未撤回相关表述,反而在面对在野党质询时坚称“符合政府立场”。 与此同时,日本国内针对中国公民的安全事件频发。东京涩谷、大阪心斋桥等地接连发生多起中国游客遭无端袭击案件,部分施暴者高喊排外口号,而当地警方回应迟缓,媒体轻描淡写。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交部发布旅行提醒,是履行保护本国公民安全的基本职责,何错之有? 可日本方面却把矛头指向中方“限制交流”。这逻辑就像一个人往别人家门口泼油点火,回头却抱怨对方关上了门。 让我担心的是,日本正在陷入一种危险的双重标准:一方面希望继续享受中国游客带来的经济红利——据日本观光厅数据,2024年中国游客人均消费达28万日元,远超其他国家;另一方面却纵容甚至助推政治层面的对抗性言行。这种“既要市场,又不要尊重”的姿态,不是外交,而是算计。 举个具体例子。今年9月,中日双方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外长会晤,重申要“以四个政治文件为基础推动关系改善”。可仅仅一个月后,高市内阁就批准向台湾地区出售包括半导体制造设备在内的敏感技术物资,并默许自民党议员组团窜访台北。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直接导致中方暂停部分青少年交流项目、收紧赴日签证便利化措施——这些都不是“惩罚”,而是风险管控的自然反应。 再看另一个细节。日本经济产业省内部一份未公开简报显示,若中国游客数量持续下滑30%以上,关西地区酒店、零售、交通等行业将面临约1.2万亿日元的年度损失。地方商会早已私下呼吁中央政府“别拿旅游当赌注”。可东京的政治精英们似乎更在意对美表忠心,而非对民生负责。 一个明显的问题是:今天的中日关系,还能叫“战略互惠”吗?2008年《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签署时,双方共识明确:互为近邻,合作大于分歧。可如今,日本连续三年在《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将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防卫预算突破GDP 2%红线,西南诸岛军事部署密集推进。在这种氛围下,单方面要求中方维持人员往来热度,无异于要求一个人在雷区里散步还要哼着小曲。 如果日本真想修复关系,最该做的不是提条件,而是做减法:收回错误涉台言论,约束极端民族主义声音,切实保障在日中国公民安全。只有先重建最基本的政治互信,旅游、教育、文化等民间纽带才可能重新活跃起来。 中日关系正站在一个关键节点。高市早苗的选择,不仅关乎两国未来,也影响整个东亚的和平稳定。邻居之间可以有分歧,但不能没有底线;可以竞争,但不能敌对。真正的战略智慧,不是靠挑衅刷存在感,而是靠克制与远见赢得尊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卓康春风

卓康春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