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前议员爆料! 1000亿比索的防洪资金,马科斯贪了四分之一,菲律宾防洪工程腐败案这把火,终于“烧”到马科斯了。 1000亿比索的防洪资金,四分之一直接进了马科斯的口袋?前议员埃利萨尔迪·萨尔塞多·科的重磅爆料,可不是空穴来风,这事儿往深了扒,全是马科斯家族刻在骨子里的贪腐基因。 作为直接送钱人,埃利萨尔迪·萨尔塞多·科手握“送货记录”、涉案官员名单和手提箱照片,就算面临“多说一个字就被自杀”的死亡威胁,就算早已躲到美国避难并辞去议员职务,也执意要把这桩黑幕公之于众。 这把火能烧起来,本质是菲律宾民众忍了太久,马科斯政府把“贪腐”做得太明目张胆。 很多人可能忘了,马科斯的父亲老马科斯,当年可是创下过吉尼斯纪录的世界第一巨贪。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执政期间,老马科斯把菲律宾当成自家提款机,日本赔付的5亿美元战争赔偿金、世界银行10亿美元贷款,全被他私吞。 家里搜出几吨黄金,全球200多家公司股权,29架私人飞机,4500亩房产,老婆伊梅尔达光奢侈品鞋子就有3000多双,在热带国家囤了几百件貂皮大衣,出去购物一次就买200公斤珠宝。 他搞的“总统税”让企业苦不堪言,只要想做生意就得交10%的孝敬钱,硬生生把曾经亚洲第二的菲律宾经济,搞到了亚洲垫底,外债从6亿美元飙到265亿美元,70%民众陷入贫困。 如今小马科斯上台,嘴上喊着改革,实际却把父亲的贪腐手段原封不动继承,1000亿比索防洪资金被截胡250亿,不过是马科斯家族“传统艺能”的延续。 对比其他国家的腐败案例,菲律宾的问题更显荒谬。泰国前总理英拉因大米渎职案被追责,最终流亡海外;印尼前总统苏哈托贪腐金额虽高,但下台后家族势力迅速衰落。 而马科斯家族不一样,即便老马科斯被赶下台流亡至死,家族影响力依然根深蒂固,小马科斯还能成功当选总统,甚至明目张胆地复刻贪腐路径。 菲律宾的腐败早已形成系统性闭环,承包商迪萨亚夫妇公开表示,想拿到防洪工程合同,必须向17名议员支付项目总额四分之一的回扣,其中马丁·罗穆亚尔德斯作为马科斯的表弟,还能拿到额外交货份额。 布拉干省7700万比索的防洪项目,文件上写着“完工”,实际连一砖一瓦都没动;5500万比索的拨款项目,马科斯亲自视察时仍一片荒芜,这些“幽灵工程”背后,全是层层嵌套的利益输送。 IMF早就明确过,腐败会扭曲政府支出,把该用在民生的钱变成少数人的回扣,菲律宾现在的情况完美印证了这一点。 2025年菲律宾国家预算6.326万亿比索,教育、健康和社会福利预算被削减3610亿比索,这些钱本该用来改善民生,却要么进了腐败分子腰包,要么被投入激增31%的国防预算,用来购买国外武器。 与此同时,菲律宾第三季度经济增速仅4.0%,创下新冠疫情以来新低,2025年上半年外国游客数量减少1.2%,仅2.54 million人次,连7.7 million的年度目标都难以达成。 另外,国际社会对菲律宾政府的信任度持续下滑,中方援助直接面向受灾民众而非政府,这种区别对待,正是对其治理能力的无声质疑。 普通民众的愤怒可不会因为政府的几句谎言就平息,9月21日的“万亿比索游行”,20多个城市超过10万人走上街头,马尼拉近5万人聚集抗议。 这一天既是“全国抗议日”,也是老马科斯宣布戒严的纪念日,历史记忆与现实不满叠加,让抗议浪潮愈演愈烈。 Z世代成为抗议主力,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快速动员,用短视频曝光腐败证据,让这场抗议突破了地域限制。 警民冲突中1人丧生、130多名警员受伤、224人被捕,这样的代价没有白费,马丁·罗穆亚尔德斯被迫辞职,参议长埃斯库德罗因收受3000万比索政治捐款被解职,公共工程部长也引咎辞职,但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换几个官员没用,只要马科斯还在台上,腐败就不会停止 而马科斯政府的应对措施,从头到尾都是政治作秀,面对指控,总统府只敢喊“撒谎”,马科斯本人躲着不回应,就算成立了独立调查委员会,推出了投诉网站,可调查启动至今没有一人被起诉。 要知道,菲律宾历史上高官涉腐鲜少入狱,所谓的“反腐”不过是安抚民众的缓兵之计。 更可笑的是,调查委员会成员不是前政府官员就是企业合伙人,这样的班子怎么可能查出真相? 马科斯一边喊着“没有人能逃脱调查”,一边让盟友阻止反对派审查总统办公室预算,这种选择性反腐,只会让民众的信任度越来越低。 从老马科斯的几吨黄金到小马科斯的防洪资金回扣,马科斯家族的贪腐史,就是菲律宾民众的苦难史。 台风来袭时,偷工减料的防洪设施形同虚设,数百万人受灾、30多万人流离失所,而腐败分子却在炫耀劳斯莱斯和珠宝。 这场腐败案的火焰已经烧遍菲律宾政坛,罢免几个官员、搞几场作秀根本无济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