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日发布旅游禁令,列出高市七宗罪,日方变脸,喊话要求沟通 11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出安全提醒,建议民众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原因是日本方面有人在台湾问题上发表露骨挑衅言论,且当地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多发,部分案件迄未侦破。消息一出,11月15日,国航、东航、南航、海航等多家航空公司便宣布,符合条件的年底前赴日航班客票可免费退票或改签,表面上是方便乘客,实际上就是引导大家暂时别去。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声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武力介入台海问题,这番言论触碰了中国划定的底线。中国外交部门随即做出回应,连日发表声明进行驳斥,就连鸠山由纪夫、石破茂等前首相也出面表态认为她的言论欠妥,这反映出在日本政界内部也存在不同声音,不少人认为她的表态过于草率。 日本方面感到紧张,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随即出面表态,提到中日之间存在理解差异,试图缓和局面。这番话听起来像是表达让步,因为中国游客消费占日本外国游客总消费的近四成,如今游客减少,酒店、商场和餐馆都受到影响,他们担心的不是外交争执,而是经济收益的减少。 高市早苗并没有真正打算与中国开战,她只是利用对华强硬态度转移国内焦点,推进军事松绑相关议程。日本自卫队的实力远不如解放军,一旦局势升级民众首先会反对,她这种制造紧张的老套路被中国抓住了要害,切断经济收益就失去了政治表演的资本。 日本旅游业界已向政府表达诉求,希望停止进一步刺激中国,与此同时,中方也通过“玉渊谭天”这一官方平台释放信号,表明后续反制措施仍在酝酿。对比2012年钓鱼岛争端时期日本的应对能力,此次经济层面的直接限制手段见效更快,影响也更为显著。 高市早苗继续这样做下去,她可能成为战后第一位因为对华关系处理不当而下台的首相,这一结果会让自民党重新考虑,依靠对外强硬手段来争取选票的做法是否有效。日方至今未撤回相关错误言论,导致当前僵局仍在持续。 说到底这件事,不是看谁更凶,而是看谁能撑住经济压力。中国没动用武力,只是通过安全提醒引导民众合理安排出行,日本那边就已感受到明显冲击。高市早苗以为自己在大戏里表演,结果台下观众全走光,只剩她一个人在台上喊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