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铁娘子魏德尔发出警告:千万不要把中国和俄罗斯混为一谈。她指出,中国是一个自信的民族,历史上遭受过很多侵略,现在正是这个民族最强盛的时候,招惹他们后果很严重。 德国政坛“铁娘子”爱丽丝·魏德尔的一番表态,近期在欧洲乃至国际舆论场引发强烈反响,她直言不讳地警示各方:千万不能将中国和俄罗斯混为一谈,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不屈精神的民族,如今正处于最强盛的时期,任何招惹之举都将引发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作为德国选择党联合主席、2025年德国总理候选人,魏德尔的这番言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她对中国的深入了解和对国际局势的清醒判断。 这位拥有工商管理和经济学双博士学位的政客,曾在中国生活长达6年,期间还曾任职于中国银行,不仅能流利使用普通话,更以中国退休金制度为研究对象完成博士论文,获得过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最高论文奖。 这段特殊经历让她得以近距离观察中国的发展轨迹,也让她对这个东方大国的认知远超许多欧洲政客。 在魏德尔看来,中国的自信源于历史的淬炼与当下的崛起。她深刻知晓,这个民族在近代史上曾遭受过诸多侵略与屈辱,从八国联军侵华时的劫掠破坏,到国土被瓜分的苦难岁月,这些伤痛早已融入民族记忆,也锻造了坚韧不拔的民族品格。 而如今的中国,早已摆脱了过去的积贫积弱,在科技、经济、外交等多个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全球制造大国稳步跻身产业链上游,在专利和创新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宁德时代在德国建造的电池厂更是将中国技术直接带到欧洲腹地。 这种从苦难中崛起的强盛,让中国拥有了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底气与实力。 魏德尔始终强调,中国与俄罗斯在国际角色、发展路径上有着本质区别,将二者简单捆绑是极具短视的行为。 她在多个场合明确反对德国乃至欧洲跟随美国的脚步,在台海问题上搞“小动作”,更抵制德国军舰赴中国周边海域巡航的做法。 她认为,中德之间的合作空间广阔,从经贸往来 to 技术交流,都能为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欧洲不应被“价值观外交”裹挟,而应基于自身国家利益做出理性选择。 事实上,她一直呼吁德国积极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双方在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这种务实态度也让她成为欧洲政坛少有的“知华派”代表。 这位被外媒称作“铁娘子”的政客,在德国政坛向来以立场鲜明、言辞犀利著称。她不仅在对华政策上保持清醒,还直言德国在能源和外交政策上长期丧失自主权,甚至将德美关系比作“殖民地与宗主国”。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她也批评德国政府对乌军事支持是“国家强加的战争狂热”,主张与俄罗斯和解以降低能源成本。而她对中国的客观认知,正是这种独立外交理念的延伸——不盲从、不偏见,基于事实与利益做出判断。 如今,魏德尔的支持率在德国居高不下,曾以24%的民众支持率高居总理候选人榜首,她所在的选择党也以20%的支持率稳居德国政党第二。 她的这番警示,不仅戳破了欧洲部分政客的认知迷雾,更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中国的崛起不可阻挡,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开展务实合作,才是国与国相处的正道。那些试图忽视中国核心利益、盲目挑衅的行为,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从中国生活的亲身经历,到政坛上的坚定发声,魏德尔用自己的方式推动欧洲重新审视对华关系。她的观点或许在欧洲政坛仍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基于深入了解的客观判断,为混乱的国际局势注入了一份清醒。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