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独身中年女士突发脑溢血,由于她未婚未育,而父母又离世,没有近亲监护,没办

静听心雨 2025-11-16 17:25:36

上海,一独身中年女士突发脑溢血,由于她未婚未育,而父母又离世,没有近亲监护,没办法只好找他的远亲吴先生签字做手术,他已经垫付了3万元医药费,剩下的费用医院又催他缴费,无奈之下他向属地居委会,而居委会也很愿意承担,但是保险公司跟银行不肯拿钱给女子治病。 信息来源:纵览新闻 这事儿一点都不一般,2025年11月11日那天,ICU账单就已经飙到21万,每天动不动五千到上万,医院催得比钟点工还勤快。 吴先生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又不是法定亲属,掏不起这笔钱,搞得自己心里也慌。 好在他打听到,家门口的邮电居民区居委会能当“临时监护人”,就带着法律顾问敲开了党总支书记王镇君的办公室。 王书记当场拍板:“蒋女士没人照顾,我们来顶上!” 话虽这么说,保险公司和银行死活不干——“你们居委会没走司法或行政程序拿监护权,我们可不能随便给你们转钱。” 重疾险公司和浦信银行一口一个“流程不到位”,就这么卡住了救命的关键。 网友们看得气不打一处来:比你我亲妈还气人? 人命攸关,居委会愿意担,钱却被规矩卡死。 其实,《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明确了:紧急情况下,只要牵扯到手术风险同意书,任何“关系人”都可以签字,这跟谁掏钱根本没关系。 再看《民法典》第32条,无血亲、无配偶、无子女的人,村(居)委会就能成法定监护人,不用额外公证。 只不过,想真正动用赔款和存款,居委会还得拿到法院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监护权确认书,这一步没走通,档就卡在这儿了。 好在好消息也传来了:蒋女士已经脱离危险,虽然还能不能恢复到以前那样,没人敢打包票。 可这事儿给大家敲响警钟:独身人士平时没事的时候,跟信任的人或居委会签个“意定监护”协议,把未来监护人提前选好;再签个遗赠扶养协议,让照顾自己的人有个保障。 这样做预防万一真生病时可以救命,毕竟人命第一,救命钱也不会被流程卡死。 最后,希望法律流程越来越完善,要学会灵活变通,而不是没有近亲就一旦卡死“救命钱”,别让好心人因“手续不全”变成看客。

0 阅读:1
静听心雨

静听心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