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方面宣布:中国在2025年11月11日向菲律宾提供约1.41亿比索的援助,其中包括约10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00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网友:喂不熟的狼,为什么还要救助菲律宾! 网友有这怨气太正常了,毕竟南海问题上的摩擦摆那儿,可要说中国对菲律宾的好,远不止这1.41亿比索。往前数十二年,2013年“海燕”台风横扫菲律宾,那可是菲律宾史上最惨的自然灾害之一,好几千人没了性命,沿海城市被刮得房倒屋塌,连机场跑道都成了烂泥地。当时国际社会还在开会商量怎么帮忙,中国的救援队伍已经带着物资上路了。 24小时内,200万美元现金和1万吨大米先送到灾区,紧接着“和平方舟”医院船劈波斩浪赶过去,船上的医生护士在废墟里搭起临时手术室,清创、缝合、甚至复杂的外科手术都能现场做,前前后后救了两千多个菲律宾民众的命。那些被救的家庭,至今提起中国医生都竖大拇指。 这可不是一次性的“面子工程”,到了新冠疫情最吃紧的时候,中国的援手更实在。2021年2月,菲律宾连一支新冠疫苗都没有,民众天天活在恐慌里。 是中国最先把60万剂科兴疫苗送过去,当时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亲自带着内阁成员去机场接,握着疫苗箱子说“这是菲律宾抗疫的关键一步”。 要知道,那时候全球疫苗都紧缺,美国自己囤着疫苗不用,还偷偷搞小动作。路透社后来曝光,美军操控了300多个虚假账号,在菲律宾造谣说中国疫苗是“老鼠药”,就为了搅黄中菲的疫苗合作。 可事实摆在那儿,中国前前后后给菲律宾送了几千万剂疫苗,帮他们建起了多个疫苗接种点,这些真金白银的支援,菲律宾普通民众都记在心里。 援助不只是救急,更要帮长远。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有两座老城区,比农多区和西班牙王城隔河相望,以前全靠一座窄桥通行,早晚高峰堵上一两个小时是常事,刮台风时桥还容易被淹。 中国企业接手后,建起了比农多-王城大桥,双向四车道,造型像两片牵手的叶子,不仅成了马尼拉的“网红地标”,更让两岸民众的通勤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 卖手工冰淇淋的商贩马德里德最有感触,桥建起来后游客多了,他的收入涨了三成,逢人就说“中国建的桥,让我的日子变好了”。 就在2025年10月,中国又帮菲律宾开工建达沃-萨马尔岛大桥,这座横跨海峡的大桥建成后,能直接盘活菲律宾南部的经济,马科斯总统亲自去奠基,说这是“菲中友谊的见证”。 有人说“光中国帮,菲律宾没回报”,这就有点偏了。中菲合作从来都是双向的,中国帮菲律宾建桥修路,菲律宾的热带水果、水产品也源源不断走进中国市场。现在中国是菲律宾香蕉、菠萝的最大出口国,每年帮菲律宾农民多赚几十亿美元。 马尼拉港的码头是中国企业升级的,现在货运效率提高了一倍,菲律宾的椰子制品能更快运到中国超市;中国的农业专家在菲律宾教当地农民种杂交水稻,让他们的稻谷亩产翻了一番,以前连饭都吃不饱的村庄,现在都能有余粮卖。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比空喊口号管用多了。 至于网友担心的“喂不熟”,其实更该看清本质:国家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你对我好我就必须听你的”这么简单。菲律宾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偶尔出现摩擦很正常,但中国的援助,从来不是做给菲律宾政府看的,而是为了两国的普通民众。就像邻居家不管大人怎么吵,孩子饿了总得给口饭吃,房子漏了总得帮着修修。这不是软弱,而是大国的担当和智慧。 现在再看这1.41亿比索的援助,里面装的不只是现金和物资,更是邻里之间的情分。那些说“喂不熟”的网友,不妨再等等看:等达沃-萨马尔岛大桥通车时,菲律宾南部民众脸上的笑容。 等中国技术种出的水稻丰收时,农民手里沉甸甸的谷穗。这些东西,比一时的情绪更长久,也更有力量。毕竟,国与国之间的相处,靠的不是“喂狼”的算计,而是实打实的共赢,这才是中国援助真正的“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