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奥委会主席巴赫这个老头子这次来中国的目的不纯,不就是想让中国再次申办奥运

未央细说 2025-11-15 09:15:51

早就知道奥委会主席巴赫这个老头子这次来中国的目的不纯,不就是想让中国再次申办奥运会吗?把主意打到大湾区上了,夏季奥运会已经成为了一个让很多国家嫌弃的赛事,因为要举办一次奥运会的花费那可是巨大的,要修建非常多的基础设施,还有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支撑。   看看最近几届的申办闹剧就知道有多凄凉,2024年奥运会原本有五个城市竞争,结果汉堡、罗马、布达佩斯接连因为民众反对和财政压力退出,最后只剩下巴黎和洛杉矶,奥委会干脆顺水推舟把2028年的也一并打包分配。   到了2032年奥运会,情况更是夸张到离谱,全球范围内连个正经竞争者都没有,申办截止日期过了都没几个国家敢应声,奥委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只能主动“指定”布里斯班接盘。   要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光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就有二十多个城市竞标,这前后对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不是世界人民不爱体育了,实在是这赛事的烧钱程度已经突破了常理,谁都不想当这个掏空国库的冤大头。   牛津大学的研究早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自1960年罗马奥运会以来,历届夏季奥运会的平均超支率高达180%,没有任何一届能逃过预算失控的魔咒,申奥时报出的数字全是障眼法,实际花出去的钱能轻松翻上两三倍,就拿场馆建设来说,为了符合奥运标准,新建场馆的造价往往比普通体育场馆高出50%以上,配套的交通枢纽、运动员村更是无底洞。   更坑人的是那些看不见的隐性成本,城市治理升级、临时安保人员雇佣、国际转播技术改造,每一项都得往里面砸真金白银,有城市算过一笔账,光是为了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保障,关停周边工厂、临时调配环保设备的费用就占了总预算的15%,这些钱花出去连个响都听不见。   花钱也就罢了,更要命的是奥运会后的长期负担,那些为赛事量身打造的大型场馆,赛后大多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田径场、游泳馆这类专业场馆日常使用率不足10%,但每年的维护费却高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元。   有的城市为了维持场馆运营,不得不把主体育场改成停车场,还有的直接任其荒废,成了流浪汉的聚集地,更惨的是那些经济本就不宽裕的国家,办完奥运会直接背上几十年都还不清的债务,基础设施建设停滞不前,民生福利更是被挤压到极致,这种“办奥即破产”的案例不在少数,谁看了不得犯怵?   巴赫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盯着大湾区现有的体育场馆说事儿,可他怎么不提奥运会的特殊要求?大湾区是有不少现成场馆,但要达到奥运标准,翻新改造的费用照样是笔巨款。   而且赛事运营、国际裁判接待、全球转播协调这些核心开支一分都不能省,真要办起来,几百亿甚至上千亿都得往里填,更别说奥运会期间的城市管理压力,交通疏导、安保防控、应急处置,哪一项都得投入海量人力物力,这些隐性成本加起来比场馆建设费还要惊人。   别的国家又不是傻子,谁愿意砸进去半生积蓄,最后落个债务缠身、场馆晒太阳的下场?巴赫这次来中国,说白了就是找接盘侠来了,想借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组织能力挽救奥运会的颓势,可咱们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钱要花在刀刃上,不是用来打肿脸充胖子的。   大湾区的发展重心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与其把钱砸在一场热闹的赛事上,不如投入到民生改善和科技研发上,再说了,国际奥委会这些年的双标操作还少吗?真要申办成功,指不定又会冒出多少幺蛾子。   这事儿往深了说,根本不是办不办奥运会的问题,而是要不要为别人的面子买单,美国、欧洲那些发达国家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却等着看中国接下这个烂摊子,好继续维持奥运会的虚假繁荣,咱们可不能上这个当,得拎清楚什么是真正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   你说这奥运会要是真落到大湾区头上,是短暂的热闹重要,还是长远的发展更实在?评论区聊聊呗!

0 阅读:0
未央细说

未央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