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为何歇斯底里地反对此“积德行善”之事?连西方媒体也看不下去 国际海事组

墨小晗笑说世界 2025-11-14 20:56:54

美国国务院为何歇斯底里地反对此“积德行善”之事?连西方媒体也看不下去 国际海事组织推出的航运业净零排放框架,本意是推动船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2050年实现净零目标,这占全球碳排放很大一部分。 框架设计成双轨模式,一方面要求燃料逐步降低碳强度,另一方面对超标船只征收费用,对达标者给予奖励,这些钱汇入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转型。很多国家觉得这统一标准好,避免乱七八糟的规则增加成本,还能促进绿色技术发展。 中国、欧盟、日本这些大国都积极支持,因为这能抢占环保高地,避免各自为政的混乱。产油国像沙特有点担心石油需求掉,但美国的反应特别激烈。国务院那边觉得这相当于全球碳税,会伤到本土航运企业和老百姓的荷包。 他们的反对不是嘴上说说,从退出谈判开始,就开始各种施压。包括警告支持国,如果投赞成票,就限制港口使用、卡签证,甚至制裁官员。一些依赖美国市场的小国,像菲律宾和加勒比国家,就被吓住了,在投票时犹豫或弃权。 美国还想改投票规则,把弃权算进分母,让协议难通过。美国这么闹,根子在国内气候政策分歧和战略竞争上。一边喊环保,一边不愿让别人领先,想护着自家利益。这种做法被批为自私,西方媒体直言美国阻碍全球努力。 美国国务院的反对行动引发国际社会不满,他们的手段包括公开威胁和私下施压,这让不少国家代表在会议上左右为难。框架原本计划2027年生效,针对占全球碳排放85%的大型远洋船舶,这能显著减少极端天气发生,保护人类家园。 但美国担心经济影响,特别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鲁比奥出任国务卿,推动美国优先原则。他过去在参议院就质疑多边气候协议成本高,现在主导对这项框架的抵制。国务院发布声明,称机制损害美国竞争力。 沙特等国也反对,怕传统燃料卖不动,但美国的动作更极端。他们针对发展中国家下手,因为这些国家船队大,转型需资金支持。基金就是帮他们,但美国视之为威胁。西方媒体像纽约时报和卫报发文批评,说美国用胁迫方式拖后腿,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西方媒体的批评越来越尖锐,他们指出美国从支持转为反对,这转变源于政治变化。2023年温室气体战略通过时,美国还参与,但2025年后政策逆转。鲁比奥作为国务卿,协调多部门,发布联合声明反对。 媒体报道,美国威胁限制签证和援助,让小国弃权。经济学人分析,这会让美国航运业落后,因为欧盟和中国已投资绿色技术。明镜周刊和费加罗报称美国双标,一边宣称领导环保,一边阻挠协议。

0 阅读:15
墨小晗笑说世界

墨小晗笑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