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填表到“籍贯”这栏,是不是总犯难?其实啊,咱们可能都把它想错了! 小时候填各种表格,“籍贯”这两个字简直是“老大难”,每次都在纠结到底该写爷爷家还是外婆家的地址。后来读历史书才发现,这简单的两个字里,藏着能追溯到千年以前的文化故事呢! “籍”和“贯”在古代其实是两码事。“籍”指的是职业身份,就像花木兰家是军籍,而“贯”才是老家的地址,比如历史上有名的“琅琊王氏”家族。到了明朝,官员还得避开自己的祖籍五百里之外去当官;后来清朝废除了户籍制度,“籍贯”才慢慢变成现在单纯指地理上的老家了。 现在的规定是,籍贯必须填祖父的户口所在地,这和咱们现在的出生地、常驻地都不太一样。有人说这规矩有点老套,但我觉得就像大树不能忘了自己扎根的土壤,知道自己家族是从哪里来的,哪怕走再远,心里也会更有底气。 你上次填表时,籍贯写对了吗?你家的祖籍地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老故事呀?你祖籍是 户口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