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不小心得罪了李莲英,李莲英就想了个主意陷害李鸿章。他对李鸿章说:“老佛爷想修颐和园,但国库没钱,中堂大人作为国家重臣,是太后和皇上的股肱之臣,何不带头捐些银子?” 李鸿章出生在安徽合肥一个书香人家,从小读书上进,道光三年出生,父亲是进士,他十三岁就中了秀才,二十四岁考上进士,进了翰林院。太平天国闹事儿时,他回家办团练,投到曾国藩手下,帮着练湘军,渐渐露头角。咸丰十年,他自己拉起淮军,用洋枪洋炮训练安徽壮丁,打太平军时拿下安庆苏州,收编降将,势力壮了。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灭了,他封伯爵,当两江总督。接着平捻军,和僧格林沁一块儿剿,抓了捻军头头,加太子太傅,当湖广总督。 光绪初年,他管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搞海防,办煤矿轮船局电报局,买军舰建北洋水师,和法国日本谈事儿。甲午战败,签马关条约,割台湾赔二亿两,挨批革职,后又复出办外交。李莲英河北河间人,道光二十八年出生,穷家小子,早年卖私盐坐牢,二十岁进宫当太监,从底层干起,靠梳头本事讨慈禧喜欢,光绪五年升总管,赐名连英。管内廷,插手外事儿,收贿赂,攒大钱,和醇王关系好,巡北洋水师。慈禧五十大寿,他帮修颐和园,权大升二品,许多官儿怕他巴结他。李鸿章傲,李莲英阴,两人碰上没好脸,就结梁子。 李鸿章军机处上任后,觉得自己功大,待人高傲,对李莲英也不客气。有次碰面,没主动打招呼,李莲英觉得丢脸,从那开始想整他。慈禧太后五十岁要庆寿,计划在清漪园旧址建颐和园,养身子。李莲英知道这事儿,觉得机会到了。他去见李鸿章,说太后想修园但钱紧,建议李带头捐银,在朝堂上倡议,其他官儿跟上。李鸿章觉得是太后意思,就答应了。李莲英又劝他去园子实地看,估人工物料,好上奏有据。 李鸿章没多想,同意了。几天后,李莲英派人带他进园转。清漪园是皇家禁地,外臣没旨意不能进,进就是逾制,大罪。李鸿章位高,忘了这规矩,以为是太后口谕,就去了。转了一圈,记下修缮地方。李莲英这招狠,表面帮,实际挖坑。李鸿章不知情,回了继续想捐银事儿。 李莲英安排完,马上让人告光绪,说李鸿章没旨意私进皇家园,意图不明。光绪本来就不喜欢李鸿章靠慈禧,抓把柄不放,发火下诏斥责,交部议。朝臣落井下石,想压李鸿章气焰。议定罚俸一年,加白银三万九千两。李鸿章没法说清,没凭据,只说是李莲英传口谕,又不想闹大丢太后脸,就认了,吃亏。李鸿章年谱里记了这事儿,是月因私入万寿山罚俸。这事儿显示清朝宦官虽不乱国,但对大臣勒索使绊常见。 李莲英借权势,报私仇,典型狐假虎威。李鸿章继续干活儿,签中俄密约,办铁路电报,和列强打交道。义和团起,他从广州北上议和,签辛丑条约,赔四亿五千万两,外国驻军北京。光绪二十七年,他谈判时病重,十一月在北京去世,七十九岁。朝廷追赠太傅,谥文忠,入贤良祠。李莲英还得势,管宫事儿,攒钱。慈禧死后,他办丧,次年出宫,带月银回河北。宣统三年在北京家病死,六十三岁,葬大城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