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0年,18岁的郭瑞兰救了八路军政委蔡永,43年后,已是将军的蔡永找

千浅挽星星 2025-11-13 17:02:12

[微风]1940年,18岁的郭瑞兰救了八路军政委蔡永,43年后,已是将军的蔡永找她报恩,一见面,蔡永就激动地说:“我欠你一条命!”   1940年冬,当时的蔡永还是八路军的青年政委,在一次日伪军的“扫荡”中,他不幸与部队失散,头部和腿部都中了弹,浑身是血地倒在雪地里,生命垂危,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敲响了郭楼村一户人家的门,而开门的正是18岁的郭瑞兰。   在那个年代,藏匿八路军的后果不堪设想,很可能会被满门抄斩,但郭瑞兰和父亲看到奄奄一息的蔡永,第一念头就是必须救人。   此时,伪军挨家挨户搜查的声音越来越近,郭瑞兰急中生智,很快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先找了些草药简单敷在蔡永的伤口上,然后换上母亲的旧衣服,把自己打扮成一位苍老的农妇。   伪军闯进门时,她立刻扑到床边大哭,谎称蔡永是自己身患“麻风病”、即将离世的丈夫,“麻风病”三个字让伪军惊恐不已,骂骂咧咧地赶紧离开了,郭瑞兰则用自己的名节和全家的性命,换来了蔡永的安全。   后来,蔡永伤愈归队前,郑重向郭瑞兰承诺,等革命成功后一定会回来报答她,没成想,这一别就是43年。   对于郭瑞兰而言,救人这件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淡忘了,她在战乱中辗转流离,甚至隐姓埋名,从未向他人提及此事,也没有想过要找蔡永兑现承诺。   而在蔡永心中,这份恩情却重如磐石,他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尽管军衔不断在提升,但他寻找郭瑞兰报恩的念头始终没有打消。   国家安定后,他更是把寻找郭家父女当作重要的事情来做,托付地方政府、发动战友帮忙,多次前往永城寻找,可由于村子改名、行政区划变动等原因,一直没有线索。   1983年,郭瑞兰返乡后,当地干部终于将她与蔡永要找的恩人对上了号,蔡永得知消息后立刻赶了过去,便有了开头跪地报恩的一幕。   为了报答恩情,蔡永提出给郭瑞兰盖新房、接她进城生活,每月寄钱寄粮票,还郑重地认比自己小3岁的郭瑞兰为“妹妹”。   但郭瑞兰婉拒了所有厚待,她不愿进城,也不收礼物,平静地表示:“当年救你们是应该的,不是图报答。”在她看来,救人只是做人的本分,算不上需要偿还的“恩情账”。   最终,蔡永坚持每月给郭瑞兰寄生活费,并嘱咐子女要永远将郭家后人当作恩人,1994年郭瑞兰去世后,蔡家为她操办了后事,还在她的骨坛上刻下“恩人”二字。   后来,蔡永也在自己的回忆录中,着重记录了这位普通农村女性的事迹。  主要信源:陈阜东主编;吉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编. 吉安人物[M].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4.04, P321.)

0 阅读:15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