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北“估计要得冠军了”! 苗王都被他整崩溃了,他搞到一头20多斤的小野猪,家里还有80斤的猕猴桃,山药也整了一大堆,连老鼠都没放过。 这事儿发生在贵州黔东南的苗寨里,每年秋收后,寨子里都会办“丰收擂台赛”,比谁找的山野货最多、最稀罕,冠军能拿苗王亲手打造的银饰,还能当来年寨子里的“农作带头人”。往年这冠军,苗王自家侄子拿得稳稳的,今年却被半路杀出的林北搅了局——这小子不是寨里土生土长的,是三年前嫁过来的上门女婿,平时话不多,没想到玩起山野生存,比苗家人还野。 谁能想到,比赛才刚过三天,林北就把“战绩”堆在了晒谷场。20多斤的小野猪被绳子拴着,哼哼唧唧地刨着地,身上还沾着松针和泥土;旁边的竹筐里,猕猴桃堆得像小山,个个饱满多汁,一看就是深山里的野品种;墙角堆着的山药,粗的有胳膊粗,细的也有手指壮,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最让人咋舌的是竹篮里的老鼠干,收拾得干干净净,足足有一小筐——寨子里的老人都说,这是山里的竹鼠,肉质细嫩,比鸡肉还香,可现在年轻人没几个愿意费功夫抓了。 苗王站在晒谷场,脸都绿了。他自家侄子这三天才摘了30斤野果,挖了十几斤山药,连只兔子都没碰到,跟林北比起来,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你这野猪是怎么逮到的?”苗王忍不住发问,语气里带着点不服气。林北挠了挠头,笑得憨厚:“在后山的陷阱里捡的,前几天就布好了,没想到真套住了,追了两里地才按住。” 这话听得周围人啧啧称奇。后山的野猪狡猾得很,平时寨子里几个人组队都难抓到,林北居然一个人搞定了。更让人佩服的是他找猕猴桃的本事——野猕猴桃长在深山的悬崖边,采摘起来格外危险,林北却背着竹筐爬了三座山,把能找到的果树都摘空了,80斤的重量,光是背回来就够累人的。挖山药的时候更绝,他凭着经验认准了长山药的地块,一锄头下去又准又深,没浪费一点力气,挖出来的山药完整无缺,比集市上卖的还周正。 苗王的侄子脸涨得通红,忍不住嘟囔:“他连老鼠都抓,也太拼了吧!”林北听见了,没生气,反而认真地说:“山里的东西,能吃的都是宝贝,扔了可惜。”这话让寨子里的老人连连点头——苗家人向来崇尚珍惜自然馈赠,林北的做法,正合了老祖宗的规矩。 其实林北能有这本事,全靠小时候在山里长大的经历。他老家在湘西,从小跟着爷爷上山采药、打猎,辨草药、设陷阱、找野果的本事,都是爷爷手把手教的。嫁过来之后,他平时也总往山里跑,帮着岳父岳母打理山林,寨子里谁要是找不到草药、丢了牲口,找他准没错。这次参加丰收擂台赛,他本来就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没想到越比越投入,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拿出来了。 比赛最后一天,林北又带来了惊喜——他在后山的小溪里摸了二十多斤鱼,还有一大筐螺蛳和河蚌。这下子,所有人都服了,连苗王都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真是个好手!” 周围的村民更是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他找野果的技巧、设陷阱的方法,林北也不藏私,一一耐心解答,说得头头是道。 有人问他:“你搞这么多东西,吃得完吗?”林北笑着说:“吃不完就分给邻居们,再晒点干货,冬天慢慢吃。” 这话一出,更让人觉得他实在——赢比赛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真正享受丰收的快乐,懂得分享的道理。 苗王心里的“崩溃”早就变成了欣赏。他本来以为冠军会是自家侄子,没想到被一个外来的上门女婿夺走,可看着林北实实在在的收获,还有他身上那股子踏实肯干的劲儿,苗王打心底里认可了他。“这冠军,你拿得实至名归!”苗王当众宣布,语气里满是赞许。 这场丰收擂台赛,不仅让林北成了寨子里的名人,更让大家看到了劳动的价值。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愿意外出打工,留在寨子里的人越来越少,像林北这样愿意扎根山林、传承传统技艺的年轻人,更是难得。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肯吃苦、懂技巧,在山里也能收获满满,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丰收从来不是偶然,而是日复一日的积累和付出。林北的冠军,赢在对山林的熟悉,赢在踏实肯干的态度,更赢在对自然的敬畏和珍惜。这样的精神,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值得我们学习——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只要你肯付出,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