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上海解放后,宋庆龄曾向毛主席求情,希望对一人网开一面,宽大处理,毛主席

浅笑对风吟 2025-11-12 01:24:07

1949年上海解放后,宋庆龄曾向毛主席求情,希望对一人网开一面,宽大处理,毛主席考虑过后认为,只要对方认错,即可酌情宽待。结果,此人却说:我情愿监狱度余生……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9年上海解放后,宋庆龄找到毛主席,为一个人说情,希望政府能网开一面,从宽处理。 这个人就是陈璧君,曾经的风云人物,如今成了阶下囚。 毛主席考虑了这件事,觉得只要陈璧君肯认错,愿意改正,可以给她一个机会,酌情宽大处理。 但消息传到陈璧君那里,她却不领情,直接说宁愿在监狱里度过余生,也不愿意低头认错。 这件事让人唏嘘,陈璧君的一生就像一场大起大落的戏,开头光彩,结尾暗淡。 时间拉回1908年,孙中山到槟城募款。 陈璧君听了他的演讲,当场决定把母亲给她的私房钱,足足五万英镑,全捐给了革命事业。 这笔钱在当时是巨款,相当于现在的几千万。 她父亲知道后气得跳脚,说这是她的嫁妆,怎么能乱花。 陈璧君却梗着脖子说,国家都要亡了,还要嫁妆干什么。 为了革命,她跟家里闹翻,一个人跑到日本,找到汪精卫,加入了同盟会。 那时候的她,满腔热情,敢作敢为,大家都觉得她是个侠女。 1910年,汪精卫计划去北京刺杀清朝的摄政王载沣,这事风险极大,搞不好就没命了。 陈璧君没拦着,反而帮忙准备炸药和计划,还安排了人,想着万一汪精卫被抓,就从监狱外挖洞救他。 可惜刺杀失败,汪精卫被关进大牢。 陈璧君急得不行,托关系买通狱卒,甚至用针在鸡蛋壳上刻字,传给汪精卫鼓励他。 汪精卫在牢里写了绝命诗,陈璧君听说后,不但没哭,还托人带话说要同生共死。 后来辛亥革命成功,汪精卫被释放,两人在上海结婚,婚礼上陈璧君就显得特别强势,连誓词都要按她的意思改。 从这时起,人们就看出,陈璧君不是软性子,她比汪精卫还硬气。 结婚后,陈璧君和汪精卫去了法国住了一段时间,日子过得挺惬意。 但1921年孙中山叫他们回国,陈璧君开始涉足政治。 孙中山派她去美洲筹款,那地方华侨生活苦,筹钱不容易。 陈璧君不放弃,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说服,最终筹到三十万元,这笔钱后来用于创办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打了基础。 这说明她确实有本事,能干成事。 1924年,她进入国民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权力越来越大。 汪精卫当上国民党领袖后,实际很多事是陈璧君拿主意。 连蒋介石都怕她三分,有一次汪精卫被刺杀,陈璧君怀疑是蒋介石干的,直接冲进办公室骂他,蒋介石吓得赶紧解释。 可是,权力和享受慢慢改变了陈璧君。 1935年,汪精卫遇刺受伤,陈璧君守在病床前,看尽官场冷暖,心态变了。 她开始觉得,革命这么多年,该轮到自己享受了。 生活上越来越奢侈,穿貂皮大衣,用专用马桶,还雇奶妈喝人奶养生。 政治上,她和汪精卫的意见也偏了。 1938年日本特务来谈合作,汪精卫犹豫,陈璧君却抢先答应,说要控制江苏、浙江这些富地方。 1940年,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府,陈璧君成了实际掌权人,在办公室设暗门监听会议,敛财无数,把国家财产往自己口袋里塞。 1944年汪精卫病死,陈璧君没多伤心,忙着抢权,但好景不长。 1945年日本投降,她的好日子到头了,在家烧毁大量文件,还是被军统抓了。 审判时,她态度强硬,拍桌子骂法官,说自己是老革命,不是汉奸。 结果被判无期徒刑,关进监狱。 在牢里,她起初还摆架子,要特殊待遇,但时间久了,身体垮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和何香凝向毛主席求情,毛主席说陈璧君有能力,本来可以有好下场,只要认错就能宽大。 可陈璧君骄傲,不肯写悔过书,说情愿坐牢到死。 晚年她在上海提篮桥监狱度过,虽有照顾,但病痛缠身。 1959年去世前,她对侄女说,最错的就是把革命当成了生意,忘了初心。 可直到死,她都没公开认错。 陈璧君的一生,从热血青年到万人骂的汉奸,不是天生坏,是一步步被权力和私欲带歪了。 她的事让人感慨,守住理想不容易,一不留神就会走错路。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档案春秋︱汪精卫之妻陈璧君在监狱如何度过晚年)

0 阅读:1202

猜你喜欢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