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涉台言论风波:三天内从“强硬”到“软化”的转折 11月上旬,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涉台言论引发的争议持续发酵,短短三天内,其态度从明确表态转向模糊澄清,引发多方关注。 事情始于11月7日,高市早苗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答辩时称,若台海出现武力行动,“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 按照日本2015年安保法,一旦认定此类事态,自卫队可行使集体自卫权,这一表述被认为是日本现任首相首次如此直白地将台海问题与日本安全绑定,不仅触动中方神经,日本国内也反响强烈。 前首相野田佳彦直言“极为震惊”,认为言论“冒进且有重大风险”,鸠山由纪夫也批评其是在“煽动危机”。 面对内外压力,11月10日高市早苗改口,称此前发言是“假设性回答”,承诺未来会避免提及具体情况,但始终未撤回言论。日本内阁也出面圆场,强调“政府立场未变”,却未能平息争议。 中方对此反应明确,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提出“三连问”,质疑日方意图,驻日大使吴江浩更是指出,鼓动“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会让日本走上“不归路”,同时中方已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值得注意的是,中日贸易占日本总出口近两成,经济联系紧密,而台海问题本是中国内政,高市早苗的言论既涉及对中国主权的干涉,也让日本陷入外交与经济的双重讨论中。 这场风波的核心,本质是如何平衡外交表态与地区稳定,而各方的反应,也让后续中日关系走向更受关注。 各位读者,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