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印度又出手了 2025年11月10日消息,印度财政部正式拍板,宣布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亚麻织物继续征收5年反倾销税,内地每米2.36美元,香港每米1.14美元。 这消息一出,真是一点都不意外。印度在这件事上已经死磕了快十八年,简直成了固定节目。税率说涨就涨,从当年的七毛五跳到两块三毛六,翻了三倍还多。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根本不是啥公平贸易,就是变着法儿护短。 背后推手就是印度本土那家叫Grasim Industries的大公司。它一嚷嚷,政府立马跟上。这么搞下去,印度自己的纺织业怕是真要养废了。天天躲在关税墙后面,技术能进步吗?效率能提高吗?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印度老百姓,买布成本越来越高。 不过咱们这边也不是软柿子。看看数据就知道,今年前三季度对亚洲的纺织原料出口还涨了13%多。东盟市场早就顶了上来,成了新增长点。浙江有家纺企特别典型,当年被印度税率坑了一把,立马转头深耕东南亚,还搞出了抗菌亚麻布这种新产品。现在对东盟的出口量,反而比当初对印度还高出三成。这说明啥?路子总比困难多。 国内不少纺织厂现在脑子活络得很。早就开始做亚麻混纺的新面料,还盯着内需市场发力。国庆假期好多厂子生产线都没停,原料备得足足的,抗风险能力确实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印度想靠加税掐脖子,这招现在真不好使了。 之前印度对咱们的化工品搞倾销,商务部不也立马反制了?礼尚往来罢了。现在都是全球化链条,谁离了谁都能转。硬要筑墙,最后只能把自己困死。 说到底,贸易战没有赢家。印度这么折腾,除了让自家市场更封闭,还能得到啥?信誉受损,产品竞争力下降,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亏。 看看网友咋说。有人讲印度这是搬石头砸自己脚,关税最后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也有人觉得咱们企业转型快,根本不慌。更有人调侃,感谢印度逼出个更强大的中国纺织业。话糙理不糙。 时代早就变了。合作才能共赢,死守保护主义那套老黄历,注定走不远。中国纺织业的韧性,一次次证明了自己。压力来了能转型,市场丢了能开拓,这才是真本事。 冬日生活打卡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