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别中国海军陆战队战士谢丛欣同志,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身负重伤,因抢救无效,永远定格在了25岁的青春年华。 25岁的年纪,很多人还在校园里规划未来,还在父母身边享受呵护,谢丛欣却早已身着迷彩,把青春的足迹印在了祖国的海防线上。公开信息显示,谢丛欣来自山东临沂的一个普通农家,从小听着沂蒙红嫂的故事长大,军人梦在他心里扎下了深根。2019年,刚满20岁的他放弃了城里的工作机会,毅然报名参军,临走时跟父母说:“好男儿就该去保家卫国,你们放心,我一定在部队干出个样来。” 这句话,成了他短暂却滚烫的人生写照。 进入海军陆战队后,谢丛欣才知道这份荣耀背后藏着怎样的艰辛。陆战队被称为“军中之军、钢中之钢”,两栖侦察、武装泅渡、极限越野,每一项训练都在挑战人体极限。战友们记得,新兵连时他的游泳成绩垫底,为了跟上进度,他每天提前一小时泡在泳池里,手脚磨起水泡也不休息,晚上还对着教学视频琢磨动作要领。三个月后,他不仅达标,还冲进了全排前三。下连后,他主动申请加入尖刀班,每次执行险难任务都抢在前面,他常说:“尖刀班就得有尖刀的样子,危险面前不能往后退。” 这次执行任务,是谢丛欣第12次参与重大任务部署。据军方媒体报道,任务区域环境复杂,突发状况远超预期,为了掩护战友完成核心目标,他主动承担最危险的警戒任务。险情发生时,他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扑上去排除隐患,却不幸被意外砸伤,造成重伤。战友们拼尽全力将他送往后方医院,医生连续抢救了12小时,终究没能留住这个年轻的生命。护士回忆,抢救过程中他还模糊地喊着“任务……完成了吗”,直到意识消散,眼里还带着对使命的牵挂。 谢丛欣的牺牲,让身边所有人都陷入了悲痛。他的班长红着眼眶说,谢丛欣是班里最细心的人,战友训练受伤,他会连夜熬制消肿药膏;新兵想家,他会像哥哥一样谈心开导;每次休假归队,总不忘给大家带家乡的沂蒙煎饼。他的父母接到噩耗后,强忍着悲痛说:“丛欣是为国家牺牲的,他没给家里丢脸,我们为他骄傲。” 乡亲们自发来到他家慰问,墙上挂着的“光荣之家”牌匾,在泪水里显得格外耀眼。 25年的人生,不算漫长,却足够厚重。谢丛欣用青春践行了入伍时的誓言,用生命诠释了军人的忠诚与担当。在和平年代,我们很少能看到硝烟战火,但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谢丛欣这样的战士,在边疆、在海疆、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坚守,才有了万家灯火的安宁。他们把青春献给祖国,把危险留给自己,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国家安全的屏障。 英雄从未远去,精神永远长存。谢丛欣的名字,会永远刻在海军陆战队的荣誉墙上,刻在祖国和人民的心里。他的坚守与牺牲,会激励更多年轻人扛起责任、奋勇前行。我们缅怀英雄,更要铭记:今天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