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说法主持人被骗,曝光被套路过程,没被骗过,只因为没遇见适合自己的剧本。 今日

津城有范儿 2025-11-10 18:15:46

今日说法主持人被骗,曝光被套路过程,没被骗过,只因为没遇见适合自己的剧本。 今日说法的主持人李某遭遇了一次诈骗,整个过程听起来颇有些令人哑然。作为一个长期普及法律知识、揭露各类骗局的专业人士,竟也会落入如此寻常的圈套,不免引人深思。 那天,李某在银行办完事,走向自己的车时,一名中年男子走近,问他是否想买茶叶。 李某当即回绝,坦言自己平时不常喝茶,买了也是无用。 可对方并未放弃,反而执意让他先看一看茶叶的品质。 随后,那人引他走到一辆奔驰车旁,打开后备箱与后座车门,里面堆满了包装讲究的茶叶礼盒。 男子语气诚恳地解释,自己是从外地来北京参加茶叶展销会的,现在展会结束,剩下不少茶叶,不方便全部带回去。 车里后座需要坐人,实在装不下这么多货,只好低价处理掉。 他介绍,这些铁观音原本每盒售价1000元,如今着急回家,愿意以每盒300元的价格出手。 尽管价格听起来诱人,李某仍然心存警惕,毕竟他主持法制节目多年,报道过太多诈骗案例。 于是他再次婉拒,表示并不需要。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开时,对方忽然一跺脚,语气更加恳切:“算了,我看您也是实在人,咱们有缘,就200一盒给您吧。” 从1000元降到200元,这样的折扣,幅度确实令人难以抗拒。 李某不由动心,心想这样品质的铁观音,能以如此低价入手,实属难得。 即便自己不喝,也可以送给亲友。于是他不再犹豫,花1000元买下了5盒茶叶。 原本总价5000元的茶叶,现在仅用1000元就买到,他自觉捡了个大便宜。 然而茶叶到手后,他渐渐察觉出不对劲。茶叶不像生鲜食品,不存在当日卖不掉就只能报废的问题。 即便展销会结束,卖不完的茶叶完全可以通过物流寄送回去,邮费远低于降价所损失的钱。 5盒茶叶少卖了4000元,这笔钱,足够支付很多次快递费用,他越想越觉得逻辑上讲不通。 次日,李某带着茶叶去找一位懂茶的朋友鉴定。朋友仔细查看后告诉他,这些茶叶质量低劣,添加了香精,每盒的真实价值连50都不到。 5盒茶叶的实际总价不超过250元,而他却花了1000块钱买下了。 这次受骗让李某颇感懊恼。他主动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并提醒公众:即便像他这样长期接触防骗知识的人,一时大意也可能中招。 他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切勿因一时贪念,而落入陷阱。 不少网友在评论中也分享了各自的受骗经历。 许多人都总结出自己的防骗原则:不轻信广而告之、不购买展销商品、不碰来历不明的旅游产品、不贪不合理的低价。 其实只要冷静思考,这类骗局往往漏洞明显,一盒茶叶重量约一斤,快递费用不过10元左右。 若真如卖家所说,每盒茶叶价值千元,又何必以200元的低价抛售? 5盒就相当于损失4000块钱,这笔钱足以支付大量运费,何必非要就地便宜处理卖掉? 那么,为什么一个熟悉各类骗局的法制节目主持人,仍会被如此老套的伎俩所蒙蔽? 我们不妨从骗子的操作手法中寻找答案。 1、骗子借助豪车来建立信任,中年男子特意将受害者引至奔驰车旁,展示车内堆积的茶叶。 利用车辆的价值暗示自己的经济实力,使人难以将其与诈骗行为联系起来。 2、他编织了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参加展销会、茶叶无法全部运回、车内需留座给人。 这些情节既博取同情,又激发人的善意,让人在心理上更倾向于接受他的说辞。 3、他采用逐步降价的策略,从1000元降至300,再一口气降到200,不断冲击消费者的心理防线。 让人产生“机不可失”的紧迫感,并在潜意识中觉得购买行为既利己又助人。 正是这三步组合,让李某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警惕,最终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该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本案中,中年男子以虚假的理由,如展会结束不好带、车里装不下等,掩盖茶叶品质低劣的真相。 将实际价值不超过250元的茶叶以1000元卖给李某,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不过,1000元尚未达到“数额较大”的一般标准,但这种行为已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如果诈骗金额累计达到数额较大标准,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就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本案中,中年男子将实际价值极低的茶叶,以远远高于其价值的价格卖给李某,属于欺诈行为。 李某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损失,赔偿金额应为购买茶叶价款1000元的3倍,即3000元。 了解这些手法,或许能帮助我们在遇到类似情境时保持清醒。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2

猜你喜欢

津城有范儿

津城有范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