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排痰妙招,呼吸更通畅孩子鼻子总“哼唧”?这一招“扶正”手法,帮娃排出“老痰

飞翔说健康 2025-11-10 12:29:03

小儿排痰妙招,呼吸更通畅

孩子鼻子总“哼唧”?这一招“扶正”手法,帮娃排出“老痰根”,呼吸更通畅!

各位家长,您是否也经常听到孩子鼻子发出“哼哧哼哧”的声音?尤其是在清晨或夜晚,那种想擤又擤不出来的感觉,看着就替孩子难受。

鼻塞、流涕、喷嚏不断……孩子的鼻炎问题,为什么总是反反复复,像一颗“定时炸弹”?

很多家长忽略了关键的一点:鼻炎,不仅仅是鼻子的问题。 那些堵在鼻腔深处的、黏稠的分泌物,在中医看来,其实是身体没有及时排出的“深层痰湿”。光在鼻子上下功夫,往往是“治标不治本”。

那么,如何才能帮孩子“铲除”这个老痰根呢?

“扶正排痰”妙招。这个方法不吃药、不打针,通过提升孩子自身的正气,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核心思路:强肺固肾,痰湿自除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鼻子的通畅与否,直接反映了肺部的功能状态。而“肾为气之根”,肾气充足,才能帮助肺气更好地宣发和肃降。

当孩子肺气不足,无法有效推动痰液排出时,这些“垃圾”就会盘踞在呼吸道深处,成为鼻炎反复的根源。因此,我们的方法核心就是:提升肺气,调补肾气,让身体自己有力气把痰排出来。

“通督排痰”小儿推拿法

准备工作: 准备一款温和、安全的儿童专用抚触油或健脾精油(务必选择成分简单、温和无刺激的产品)。用前可搓热双手,给孩子背部创造一个温暖的环境,散寒通络效果更好。

第一步:温通督脉,激发阳气

手法: 让孩子俯卧,家长将蘸好油的掌心,沿着孩子后背正中的 “督脉” 以及两侧的 “膀胱经”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来回快速地搓动。

作用: 这是人体的“阳气高速公路”,快速搓热此处,能极大地激发全身的阳气,驱散寒邪,为后续排痰提供强大的能量基础。

建议次数: 来回算一下,搓至背部微微发热为宜。(古人讲究108下,意在持续、专注,家长不必过于拘泥数字,关键是达到温热的效果)。

第二步:重点强肺,宣通鼻窍

手法: 找到孩子背部的 “肺俞穴”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简单找法:低头最高骨头下第三个凹陷,旁开两指宽)。用大拇指或掌根,在此穴位及周围进行上下搓揉。

作用: 肺俞是肺的“精气输注之所”。刺激这里,能直接补充肺部津液,增强肺的宣发功能,是缓解鼻塞、促进痰液排出的关键一步。

第三步:横搓肾俞,固本培元

手法: 找到孩子腰部的 “肾俞穴” (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与肚脐眼平行对应的后背位置)。用掌心在此处横向地、快速地搓热。

作用: 肾俞是培补肾气的要穴。横搓肾俞,可以调补肾气,增强肾脏的吸收和代谢能力,好比给身体这部机器加了“根”,气血循环有力,体内的“垃圾”自然无处藏身。

第四步:分推肩胛,清理战场

手法: 这是排痰的“决胜手法”。用双手拇指,沿着孩子两侧肩胛骨的骨缝,从上往下、从内往外分推。

作用: 这是痰液最容易“藏匿”的区域。当肺气被提升后,痰会被推到这里。推的时候,您可能会感觉到皮下有“咯咯噔噔”的颗粒感,这就是痰结松动的信号!此时一定要有耐心,延长时间,轻轻地把这些结节推开、揉散。 一旦揉开,孩子会感觉呼吸瞬间顺畅,甚至可能咳出深层的痰。

“家长们,请记住,小儿推拿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守护。它无法一蹴而就,贵在坚持。当我们用温暖的手,一次次帮助孩子疏通经络,其实也是在传递一份爱与能量。孩子的身体在您的呵护下,会一点点培补起自己的‘正气’,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那些小毛病自然就知难而退了。”

育儿之路,我们与您同行。如果您觉得这个方法有帮助,欢迎【点赞】和【收藏】!您也可以【转发】给更多需要的家长,用绿色的方法,共同守护孩子们的畅快呼吸!

0 阅读:21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