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移民即将登陆!绝望的日本,为何向印度“求救”? 日本和印度敲定一份重量级

飞天史说 2025-11-10 12:15:13

50万移民即将登陆!绝望的日本,为何向印度“求救”? 日本和印度敲定一份重量级协议 ——《印度 - 日本人力资源交流与合作行动计划》,计划未来五年接收 5 万名印度技术人才及潜力人才赴日交流,长期目标则是实现两国间 50 万人以上的双向人力资源交流。 有人说,这波操作是给经济打强心针,也有人担心日本原有的社会秩序会被彻底搅乱。 日本的 “开门”,其实是被现实逼到墙角。2025 年刚过半,厚生劳动省的数据就扎心地摆在那:新生儿只有 33.93 万,死亡人数却飙到 83.68万,人口净减少再创纪录。 相关机构预测,五年后日本劳动力缺口将达 644 万,其中服务业缺口最大,医疗、福利行业紧随其后,高端领域的软件工程师缺口也接近八十万人。 这些数字是赤裸裸的生存危机。之前日本也不是没试过引进外国劳工,越南劳工占了外籍工人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但大部分都在低端制造和服务业,根本补不上高端产业的窟窿。 这也就说明日本的 “用人荒” 是真正出现在技术和管理岗位上。所以才有了这场对印度人才的 “借才” 行动,同时,这也说明日本不是主动选择,而是被老龄化和人口结构恶化一步步逼得无路可退。 另外,日本选择印度也并不是脑袋一热的决定,反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比如英语这件事,印度的英语普及水平是比较高的,甚至能在全世界都能排得上号。 在当今全球化的产业链上,语言就是敲门砖。硅谷那些大佬 CEO 里,印度裔数都数不过来,谷歌、微软都是鲜活例子。 另外,还有一点很关键,印度移民向来以 “抱团” 著称,无论是硅谷的内推小圈子,还是伦敦金融城里的 “印度商帮”,这种社群凝聚力让他们在异国他乡扎根速度极快。 印度移民靠这种互助文化,突破社会壁垒不在话下。日本这回看中的,绝不仅仅是个体技能,更是这种 “抱团发展” 的聚合效应。 不过话说回来,社群一旦太过封闭,也容易形成 “小圈子”,这对日本的社会融合来说可不是好消息,而且在国际上,印度也算是“有口皆碑”。 而且再看日本现在缺人最要命的其实是运输、建筑这类行业,但相关规划重点却全放在 AI、半导体这些高端产业上。 这也就造成老百姓的接受度格外低,有民调显示,62% 的日本人是可以接受外来劳工的,但一说到印度,反对率立马飙升,以至于东京街头甚至出现了抗议标语,喊着 “不要第二个恒河”。 其实,这种文化摩擦不是日本独有,加拿大、英国这些国家的印度移民社区也常常因为生活习惯和本地格格不入引发争议,比如公共空间烹饪、家族聚居等等,时间一长,矛盾就容易激化。 不过,日本虽然现在高调要吸纳印度人才,但是真正能长期留下来的人数是非常有限的。 原因很现实,日本的永居政策落后,职场文化又偏排外,且当前赴日印度人才多为五年期合同,到期需按规定返程,欧美国家争印度人才争得头破血流,日本这边还在政策适配中犹豫。 其实,把目光拉长一点看,日本的人才交流政策就像走钢丝,效率和秩序的较量天天上演。 短期内,印度人才或许能在高端产业补上关键一环,但想要长远发展,文化融合和制度适配这两道坎一个都绕不过去。 毕竟,人口危机已经让日本焦头烂额。现在的选择,既是无奈,也是老龄化社会下一场不容回避的 “关键实验”。 参考资料:明查|日本为提升生育率引进50万印度移民? 2025-10-24 07:18 澎湃新闻

0 阅读:0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