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簿被认为是由天地人三书之一。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生死簿有两本,一本在地府,另一本在天庭。地府的那本有命掌案的判官保管,其上级是十代冥王,最高长官是地藏王菩萨;天庭的那本由南斗星掌管,南斗星的上级是南极长生大帝,最高长官是玉皇大帝。道教典籍中也有相关记载,认为诸天之上的神仙会手持笔墨在天地人间巡查,将世人的是非善恶记录在名为“黑薄”的册子中,这可以视为生死簿形成的数据库。而记录人寿命长短的书名为“生人录”,人死后才被写入“死籍”,“生人录”与“死籍”合在一起就是“生死簿”。神仙会根据“黑薄”中记录的是非善恶,不时调整世人在“生人录”上的寿命,行善可延年,作恶则减寿。在中国古代神话和相关文学作品中,生死簿被描述为记载着众生灵寿命的名册。有一种观点认为生死簿是由南斗星编写制作的。道教中关于南斗星有这样的说法:南斗星共有六位,即南斗六星君,他们是管理世间一切人、妖、灵、神、仙等生灵的天官,隶属于“四御”之一的南极长生大帝管辖。南斗星掌握生死,因此生死簿可能由他们进行编写。
例如在《西游记》中,地藏王菩萨给玉帝的报告中有提到“南斗星死簿”。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时,其神仙体系吸收了道教、佛教、民间传说等元素,其中可能就包含了南斗星负责编写生死簿的相关说法。
这些传说和记载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死、善恶报应等观念的想象和思考,强调了人的行为与命运之间的某种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