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八年来,国际奥委会特别郁闷,基本上处于憋屈沉默的状态。由于法国,美国连续举办,

山河又月明 2025-11-09 16:13:12

这八年来,国际奥委会特别郁闷,基本上处于憋屈沉默的状态。由于法国,美国连续举办,他们不敢指导个干涉参与,一点存在感都没有。而印度巴西这样的国家,他们也不敢放给他们承办。 国际奥委会这八年的“憋屈”与巴赫的纠结 这位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男子花剑个人金牌得主,退役后把法律学得明明白白,还当过自由民主党经济顾问,在德国体育联合会的高层岗位上也练出了一身操盘能力,可偏偏在奥委会主席的位置上,活成了“想说不能说、想管不敢管”的模样。 憋屈的根源之一,就是法国和美国这两个“硬茬”连续办奥运,国际奥委会连插句话的份儿都没有。2017年国际奥委会官宣巴黎和洛杉矶分别拿下2024年和202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看似是圆满解决了申办问题,实则藏着没人竞标后的无奈,这种“双黄蛋”安排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奥委会向现实低头。 要知道以前奥委会还能对主办国的场馆建设、流程安排指手画脚,可到了法美这里,完全没了话语权。巴黎作为老牌主办城市,早在上世纪就办过三次奥运,这次筹备连场馆规划都没跟奥委会多商量,直接沿用1998年世界杯的法兰西体育场当主赛场,连奥运村都选在了郊区提前规划好的住宅项目里,美其名曰“赛后民生利用”,奥委会除了点头说好,根本插不上嘴。 美国洛杉矶更是把“我的奥运我做主”玩到了极致,让奥委会彻底成了旁观者。洛杉矶奥组委发言人早就放话,11年的筹备时间足够他们把商业开发做到极致,这种底气奥委会根本没法反驳。要知道1984年洛杉矶就开创了奥运盈利的先河,靠现有场馆、企业赞助和电视转播权赚了2.5亿美元,这次更是野心勃勃,市长埃里克·加塞蒂直接放话要赚够10亿美元。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洛杉矶连赞助模式都敢自己创新,把官方赞助和NBC电视台的广告投放打包出售,最高级别的“创始合作伙伴”标价4亿美元,还能和电视台平分收入,这种操作完全没给奥委会指导的空间。更让奥委会没存在感的是,洛杉矶早早拉来了耐克当官方赞助商,合同价值超2亿美元,连美国代表团和志愿者的装备都敲定了,整个招商过程奥委会全程只能当看客,所谓的“指导权”成了摆设。 可要是以为奥委会不想找新主办国,那可就错了,实在是印度、巴西这类国家根本不敢放给他们。巴西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干净,当年新建的场馆如今大多荒废,马拉卡纳体育场甚至成了流浪汉的聚集地,奥运村周边的贫民窟问题也没因赛事得到解决,反而让里约欠下了巨额债务。 这种前车之鉴摆在面前,奥委会就算再想扩大影响力,也不敢轻易把奥运交给巴西。毕竟奥运会不是小打小闹,单是运动员村的建设、交通保障这些基础项,就需要主办地有极强的统筹能力,巴西连赛后场馆维护都搞不定,奥委会怎么敢再把重担交过去。 印度的情况更让奥委会犯怵,这个号称要申办2036年奥运会的国家,连一场英联邦运动会都能办得一地鸡毛。2010年新德里英联邦运动会本是印度展示实力的好机会,结果运动员村被曝“不宜人居”,厕所污秽不堪,部分场馆直到开赛还在赶工,澳大利亚等国代表团直接推迟抵达,个别运动员甚至以安全为由退赛。 更离谱的是,当时印度引以为傲的“世界上最时髦的体育场”,赛后没多久就出现了设施老化的问题。如今印度喊着要申奥,首选城市艾哈迈达巴德连住宿都成问题,目前只有4000多间酒店客房,连一场板球世界杯热门比赛的观众都招待不下,要办奥运至少得增加5倍客房,可这些客房赛后能不能盘活都是未知数。 更别提这座城市的体育氛围,号称能容纳13万人的世界最大板球场,开幕式都坐不满,其他比赛上座率只有10%,这样的基础条件,奥委会怎么敢把奥运交给他们。 巴赫的纠结就在这里,作为击剑冠军他懂竞技体育的内核,作为法律和经济出身的管理者他懂运营逻辑,可偏偏卡在了“想管管不了,想放不敢放”的中间。他上台后搞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本来想通过简化申办流程、降低成本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可结果呢?要么是法美这种老牌强国自己玩自己的,根本不按议程走;要么是印度、巴西这种新兴国家想办却没能力,连议程里的基础要求都达不到。 就像2019年洛杉矶公布盈利计划时,直接拿到了奥委会20亿美元的补贴,名义上是支持青少年体育,实则是奥委会用资金换存在感,可即便如此,洛杉矶连招商细节都没跟奥委会商量。 巴赫这十二年,就像个夹在中间的“受气包”。面对法美这种“财大气粗”的主办国,他只能点头附和,看着人家把奥运办成“商业盛宴”却插不上话;面对印度、巴西这种“热情有余、能力不足”的国家,他又得拿出专业评估报告委婉拒绝,生怕打击人家的积极性。国际奥委会本来该是奥运的“掌舵人”,这八年却活成了“旁观者”,不是不想管,是管不动法美,也不敢放给印巴。

0 阅读:20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