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馆翻译唐健生做了一项疯狂举动,他杀光大使馆的所有人

小史论过去 2025-11-09 00:07:36

1982年,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馆翻译唐健生做了一项疯狂举动,他杀光大使馆的所有人,瞬间房间内血流成河,然而多年后当真相浮出水面后,办案人员不禁傻眼了。 唐健生这个人,从小在江西一个干部家庭长大,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对他教育挺严格。他上学时候成绩拔尖,当兵后也表现突出,多次得到表彰。退伍后,他没闲着,继续深造,考进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专攻英语和葡萄牙语。那时候,学院训练很系统,他学得扎实,毕业就进了总参谋部情报部,从事情报分析和收集的工作。1975年,国家派他去莫桑比克大使馆当翻译,正好赶上莫桑比克从葡萄牙殖民独立,中国在那边提供援助,他负责沟通协调,还帮着培训当地士兵,跟莫桑比克军政界的人打交道不少。在使馆里,他起初干得不错,地位也算稳当,但性格上有个大毛病,自负得要命,听不得别人半点意见,小事就容易起摩擦。这些年积累下来,使馆小圈子里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工作几年,唐健生跟同事的矛盾越来越多。他觉得自己能力强,别人都得让着他,可现实里外交场子复杂,大家各有任务,难免有磕碰。他参与的培训任务,让他跟当地总统府警卫营的上尉混熟了,从那借了把苏制59式手枪,本来可能是防身用,谁知后来派上这用场。1982年之前,他已经在使馆待了七年,压力不小,国家援助项目多,他得天天处理翻译和联络的事。莫桑比克刚独立,国内乱,中国帮着建关系,唐健生在中间桥接,表面风光,实际琐事堆积。他自负的性格,让小矛盾越积越多,没人帮他疏导,结果就埋下隐患。 事情的转折点在1982年7月28日。那天,唐健生陪翻译居某去市中心医院看病,找不到医生,居某突然不舒服,他就打电话回使馆请示经参处一秘李某。李某回复得挺简短,就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唐健生觉得这语气冷淡,像在敷衍他。挂电话后,他气不打一处来,回去直接找李某,两人吵起来,唐健生还动手扇了李某耳光。这事在使馆闹大,大家都看到,领导当场批评他,决定停职调查。次日,又通知他回国。这对唐健生打击大,他觉得这是整个使馆在针对他,报复他。停职和回国,在他看来是巨大羞辱,平时积累的怨气全爆发了。他没反思自己,反而觉得别人全错。 7月29日清晨,唐健生带着那把手枪开始行动。他先从自己住的楼层下去,找借口敲开翻译王某的门,借手提包,王某递过来时,他就开枪打中头部,王某当场倒下。他没停手,继续去其他房间,逐一找人下手。先是机要员许某和妻子陈某,他进门后连开两枪打死他们。然后上楼找办公室主任张某,也是一枪解决。接着,他骗医生王某去医药室,取药为名,开枪打死。使馆这时乱了,有人发现尸体,锁了大门,报告当地外交部和警察。但唐健生继续行动,又杀了政务参赞史某和其他四人,总共九名工作人员遇害。他用掉10发子弹,剩下14发扔掉,还扯断了所有电话线,切断联系。最后,他自己走出使馆,举手让警察抓了,没反抗。 警方赶到时,使馆已经被包围,唐健生平静被捕。莫桑比克当局协助,中国政府马上派专机把他押回北京,交给公安部门处理。审讯从1982年8月8日开始,唐健生交代得清楚,说动机就是那次争吵、停职和回国决定,让他觉得被阴谋针对。他提到借枪过程和行动细节,办案人员听完傻眼,这些职场小事,怎么就放大成这样。他不是一时冲动,早有计划,录音和离婚声明都准备好。法院在12月13日判他死刑,当天执行枪决。这事对中国外交影响不小,使馆临时关了,国家赶紧派新团队接管,跟莫桑比克解释清楚,总算没坏两国关系。 事件后,使馆重建加强了安全,中国低调处理,没让国际上闹大。唐健生家人日子难过,80年代这种事,家里人抬不起头。多年后,案件档案部分公开,真相显示他行动有预谋,自负和偏执把摩擦无限放大,办案人员重看记录,都觉得太荒唐。一个有能力的人,就这么毁了。外交工作压力大,这案子提醒大家,内部管理得跟上,不然小问题酿大祸。

0 阅读:2528

评论列表

反喵急先锋

反喵急先锋

2
2025-11-09 06:29

厉害,10发子弹九条人命,职业杀手都没这么高的效率![思考]

张飞

张飞

1
2025-11-09 06:43

那个时候没抖音没微信,可以发一发,最好根据人自述,看看是啥原因

后知

后知

2025-11-09 06:12

能力再大,心胸狭窄,也干不了大事

用户10xxx63

用户10xxx63

2025-11-09 05:59

可怕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