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说出了事实!扎哈罗娃表示:日本是全球唯一一个不完全承认二战结果的国家!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戳破了日本多年来在历史问题上的虚伪面具,背后藏着的是值得所有爱好和平的人警惕的危险信号。 1945年《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必须放弃侵略所得领土,承认朝鲜独立,归还中国台湾等地区。 但日本1947年颁布的和平宪法虽写了"放弃战争",却对"侵略历史"的表述含糊其辞,甚至在官方文件里将侵略战争描述为"进出"。这种文字游戏,成了后来历史修正主义的源头。 最直观的证据就在教科书里,2025年4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再次引发争议:删除了"南京大屠杀"的具体遇难人数,将"慰安妇"表述改为"随军女性",连甲午战争强占台湾的历史都简化为"台湾与日本建立关系"。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篡改不是个别现象,据日本教育界统计,目前全日本采用这种修正版教科书的学校已达62%,比2020年提升了18个百分点。 比文字篡改更危险的,是对二战军事限制的突破。二战后国际社会规定日本不得拥有正规军队,仅能保留自卫队,且兵力和装备受严格限制。 但2025年日本防卫省公布的预算报告显示,其国防预算首次突破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3%,其中用于购买F-35B隐形战机和“宙斯盾”舰的费用占比达45%。 更关键的是,日本2024年通过的《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明确提出“拥有反击能力”,即具备主动攻击能力,这直接违背和平宪法核心精神。 日本近年持续强化“夺岛能力”。2025年8月,日本陆上自卫队在九州举行的实弹演习中,首次公开“12式岸舰导弹”改进型,射程从原来的200公里提升至1500公里,覆盖范围包含我国钓鱼岛和朝鲜半岛部分地区。 演习科目包含“夺回被占离岛”战术演练,参演的“水陆机动团”本质为二战时期海军陆战队的变体。 日本的一系列动作,背后离不开美国的默许与纵容,2025年5月,第47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日本时,公开表示“支持日本提升防卫能力”,并宣布向日本出售40架F-35B战机。 有人认为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不会重走侵略老路,但日本对待战争罪犯的态度否定了这一判断。2025年8月15日,日本自民党12名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其中包括防卫省政务官。 靖国神社供奉14名二战甲级战犯,此举并非单纯“纪念死者”,而是对侵略历史的美化与肯定。 当日日本首相虽未亲自参拜,却以“自民党总裁”名义献上“玉串料”,其暧昧态度构成对历史修正主义的默许。 2025年7月,日本与菲律宾在南海举行联合军演,日本海上自卫队出动“出云”级航母,这是二战后日本航母首次进入南海腹地。 演习期间,日本舰艇擅自闯入我国黄岩岛附近海域,被我国海军052D驱逐舰警告驱离。这种挑衅行为与二战时期日本逐步扩张的模式存在相似性,均以边缘海域试探为起点,逐步扩大影响力。 国际社会对日本的警惕也在升级。2025年9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布报告,明确批评日本"历史修正主义损害人权记忆",呼吁日本正视二战罪行。 俄罗斯的反应更直接,在扎哈罗娃表态后,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在日本海举行大规模军演,出动了3艘巡洋舰和5艘护卫舰,用实际行动警告日本。我国外交部也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地区和平稳定"。 2025年日本NHK民调显示,65%的18-24岁年轻人认为“日本不需要为二战道歉”,这种认知偏差并非单纯教育问题,而是日本政府长期刻意引导的结果。 从首相、议员到媒体、教科书,已形成完整的历史修正主义传播链条,这种系统性引导比单纯教育问题更具危害性。 回顾历史,日本的侵略野心从来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二战前,日本用了30年时间逐步扩张,从占领朝鲜到侵略中国,再到发动太平洋战争,每一步都伴随着对历史的歪曲和对规则的破坏。 现在日本的所作所为,和当年的铺垫行为高度相似,都是先突破军事限制,再美化侵略历史,最后通过军事演习试探周边国家反应。 应对日本的相关动向,需从三方面着手。 其一,保持军事威慑,我国海军近年在西太平洋的常态化巡航,构成对日本的有效警示。 其二,加强历史普及,揭示日本历史修正主义的危害,如我国退役军人事务部2025年推出的“二战历史记忆工程”,通过口述史与实物展览,帮助年轻人直观认知日本侵略史实。 其三,联合国际社会形成合力,借鉴俄罗斯的做法,以明确态度与实际行动遏制日本历史修正主义。 扎哈罗娃的表态为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敲响警钟:忘记历史意味着重蹈覆辙。日本一日不彻底承认二战结果,地区和平便一日存在隐患。我们并非固守历史仇恨,但必须防范历史悲剧重演。 对日本而言,唯有正视历史、承认罪行,才能获得邻国信任;对我们而言,唯有保持警惕、强化实力,才能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