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14亿人的守护神走了!他瞒过全世界、为中国玩命60年! 曾有这样一人, 守护中国人一甲子;曾有这样一人,身份和名字瞒过全世界60年。噩耗传来,为中国玩命的他,永远离开了我们,张福安。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他把自己的一辈子, 都献给中国这个最为神秘的地方。 那个时候, 是最艰苦的年代,没有技术,没有资料,第五研究院的科技人员们,衣衫破旧,饥肠辘辘,却把自己化身为“守护神”的模样。 1960年,22岁的张福安从西安交大毕业,背着一床旧棉被就走进了国防部五院的大门。 进门第一天,领导只说了一句话:“你做的事,这辈子都不能跟家人说,甚至不能让他们知道你在哪。”他想都没想就点头,这一点头,就是大半辈子的保密承诺。 没有现成图纸,他们就趴在桌上用尺子一点点画;没有先进计算机,就抱着算盘一遍遍地算,算错了就擦掉重来,手指磨出的茧子比铜钱还厚。 那时候的研究所条件简陋,冬天没有暖气,他和同事们裹着军大衣办公,钢笔水冻成了冰碴子,就放在暖气片上化开再写。 有一次为了攻克导弹制导系统的难题,他在实验室里待了整整七天七夜,饿了就啃干馒头,困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儿,眼睛熬得布满血丝,却连轴转不肯休息。 妻子带着孩子来探望,只能在门口远远看一眼,他连上前多说一句话都不敢,怕一不小心泄露了工作信息,只能挥挥手让她们回去。 1992年,53岁的张福安接过了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的重担,这是一项关乎国家领空安全的关键任务,当时国外对我们实施技术封锁,连核心部件的照片都不肯透露。 他带领团队立下“军令状”:“就算豁出命,也要把属于中国的防空导弹搞出来!”为了突破五大关键技术,他带头住在研究所,把铺盖搬到了办公室,连春节都是在实验室里过的。 有一次试验遇到瓶颈,他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突发高血压晕倒在工作台前,醒来第一句话还是问:“数据出来了吗?系统没问题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成功问世,一举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让中国的防空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可他却没来得及庆祝,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后续改进工作中,他常说:“防空导弹是国家的‘空中盾牌’,多完善一分,老百姓的安全就多一分保障。” 直到2022年中国航天日,《导弹人生》一书出版,这个隐藏了62年的名字才被公众熟知,此时的他已经83岁,满头白发,却依然牵挂着防空导弹事业。 他一辈子节俭,身上的衣服穿了十几年,袖口磨破了就缝上补丁,可国家给他颁发的奖金,他一分没留,全捐给了航天领域的科研基金和贫困学生。 临终前,他躺在病床上,还拉着同事的手叮嘱:“一定要把技术搞上去,不能让国家受制于人,我这辈子没遗憾,就是对不起家人,欠他们太多了。” 这句话,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是啊,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却唯独亏欠了最亲近的人。 张福安从不是什么“核物理专家”,而是用一辈子守护中国领空的“导弹卫士”;他没有参与过核试验,却用手中的图纸和算盘,为14亿人筑起了坚不可摧的“空中长城”。 那些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他经历的谣言,既是对他的不尊重,也辜负了他一辈子的坚守。真正的英雄,不需要虚假的光环,他们的真实事迹,早已足够震撼人心。 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张福安这样的无名英雄,默默奉献,以身许国,我们才能在和平年代安稳生活,才能挺直腰杆面对世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开心
我相信我们还有一大批20-70甚至80岁这样的人,正默默无闻守护着祖国和人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