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8旬老人种了7亩地,省吃俭用十来年,在面粉厂存了10万块钱,前两年,儿

福康说案例 2025-11-08 16:31:48

河南新乡,8旬老人种了7亩地,省吃俭用十来年,在面粉厂存了10万块钱,前两年,儿子让老人把10万拿出给孙子做生意用,老人带着孙子到面粉厂让老板将10万转给孙子,如今,老人生病心梗加脑梗,老伴也一身病,让孙子还钱好养老,没想到,孙子要把老两口赶出去,还说没拿爷爷的钱。老人说为帮孙子做生意房子也过继给他了,他凭什么赶人?老人没借条,但拿出一份证据,孙子坚持说没有这事,自己也一肚子委屈,平时总照顾爷爷奶奶,是中间有小人从中作梗。面粉厂老板回应,事情变得让人匪夷所思。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不,张大爷拄着拐棍哭的老泪纵横颤抖着说:“我去乡里告我的孙子和我儿子了!” 原来,张大爷和老伴结婚60多年了,两人生了5个孩子,4个女儿,一个儿子,后来,儿子成家后,生了两个孙子。 老两口从孙子一岁就开始带,倾尽了所有的爱,如今,张大爷的唯一的儿子和大孙子伤透了他的心。 那时,张大爷和老伴儿种了7亩地,存到粮店里,省吃俭用的大约十来年,存了10万块在面粉厂里。 2023年10月份,儿子知道了张大爷有10万存款,就叫他拿出来给孙子做生意用。 张大爷为了孩子二话没说,领着大孙子去了面粉厂,让老板将10万元转给了孙子。 2025年,张大爷已经80多岁了,身体不好,用他的话说,心梗加脑梗,而老伴儿是糖尿病,整天吃药,他想要回这10万留着养老。 没想到,大孙子竟然不给。 张大爷怎么也没想到孙子会这么做,他说每次他问孙子要钱,孙子就要给他赶出去。 张大爷后悔当年做了错误的决定,他有一处宅基地是自己父亲当年留给自己的,后来,在原有基础上拆旧盖新,给儿子盖了房子。 一说起房子,张大爷又哽咽了,当初为了孙子,把房子过继给他,好让他贷款做生意,不曾想,一片痴心办了错事。 张大爷愤愤地说,孙子一块砖的钱都没拿,这房子怎么可能是他的,他凭什么赶自己,更气的是,儿子向着儿子不向爹,还支持他儿子。 张大爷的老伴诉苦,因为张大爷是单传,到了儿子也是独苗,后来有了2个孙子,当爷爷奶奶的能不娇惯吗?恨不得心肝都扒着给他了。 老两口一说起从小照顾孙子,就忍不住难过,张大爷老伴叹息,孙子怎么干出这事,而张大爷仰天长叹:“伤心的很啊!” 之后,张大爷拿着面粉厂老板写的证明和老伴找了记者帮忙,想跟孙子协商一下。 没想到一见面刚说明情况,孙子就对张大爷说了一句:“你想解决这个事了,你就叫你孝顺闺女来。” 张大爷来了一句,她又没拿俺的钱。 孙子也回了一句,谁拿你的钱了,我没拿你的钱。 张大爷很生气,大声说就是你拿了我的钱。 然而,孙子似乎有气,一直说让张大爷把闺女叫来。 张大爷的老伴也生气了,拿起拐棍对着孙子打了几下。 现场有点混乱,祖孙双方各说各的委屈,让人不明就里,孙子表明爷爷有很多事没说,还说爷爷让自己拿35万给他闺女,张大爷矢口否认,两方吵的乱糟糟。 张大爷的闺女说,如果说4个闺女一个儿子不管,俺哥也不会解释,我作为闺女我更不解释。 记者出来协调,没想到,孙子直接否认压根没有这回事,自己也没有收到爷爷的钱。 张大爷非常气愤,直接警告孙子,要知道说假话的后果,当面拿出一份面粉厂老板写的证明。 记者找面粉厂的老板核实,老板表示有这回事,当时是用手机转的账。是张大爷借我了,后来给他孙子用了,他俩一块来的,给他了。 而且,面粉厂老板的儿子也证实,“当时使肯定是使了,当时都在场”这个不会撒谎。 然而,张大爷手里并没有借条,他说当初借给孙子就没有写。 但是,孙子否认借钱的事,还坚持让爷爷的子女们到一起,不然没法解决。 孙子说,他从来没有见过爷爷的钱,在2025年过完年之前,爷爷奶奶不管有啥事他都管,平时日常开销,水电费,都是他出,而老人走亲访友也跟着,家里的家用电器坏了也是他弄,甚至一星期洗一次澡,自己也会带着爷爷去。 孙子无奈的说,你看过哪个年轻人和朋友洗澡还带着他爷爷的? 记者问,既然,孙子和爷爷奶奶感情这么好,为什么会闹到如今这个地步? 孙子说:有小人从中作梗,具体怎么回事,还是要把老人子女都叫来。 老两口也表示矛盾不只是孙子不还钱。 最后,村干部表示会帮忙协调,毕竟一家人没什么深仇大恨。 从法律角度,张大爷主张与孙子存在借贷关系,需要证据。 《民法典》第667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张大爷需要证明两点:一是双方有借款合意,如口头约定还款,二是款项实际交付。 根据面粉厂老板的证言及转账记录,10万元已从张大爷账户转至孙子账户,交付事实成立。 但孙子否认借款性质。 若张大爷无法提供借条或录音等证据证明“借款”合意,可能因证据不足难以认定。 不过,如果结合日常经验,如老人转款目的、孙子事后态度,可推断借贷关系存在,此时孙子应承担还款责任。

0 阅读:0
福康说案例

福康说案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