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荷兰终于“清醒”了,准备把安世半导体,还给中国公司。据彭博社消息,荷兰政

韫晓生 2025-11-08 14:53:57

[太阳]荷兰终于“清醒”了,准备把安世半导体,还给中国公司。据彭博社消息,荷兰政府内部知情人士11月7日表示:在中国逐步放宽“安世中国的芯片出口”之后,荷兰政府也计划暂停对安世荷兰总部的“特别接管”,准备把管理权还给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强盗逻辑?美媒:荷兰考虑放弃夺取安世控制权,但前提是恢复芯片供应)   中荷两国围绕安世半导体的管理权之争近期迎来关键转折,彭博社 11 月 7 日消息为持续近两个月的芯片供应链风波带来和解曙光。   安世半导体,这家全球汽车芯片巨头,前身是飞利浦半导体业务,后来归入恩智浦旗下,2019 年被闻泰科技以 340 亿元全资收购,成了中资控股的跨国企业。   它形成了独特的 “荷兰设计、中国制造” 的分工模式 ——70% 的产能都在东莞的工厂,产品喂饱了全球大半主流车企,在汽车芯片市场算是 “顶流玩家”。   可随着中美科技竞争升级,中资控股的海外科技企业成了地缘政治的 “夹心饼干”,安世自然躲不过这场漩涡。   9 月 29 日,美国抛出 “50% 股权穿透规则”,说中资控股超一半的境外企业都要受技术管制,这刚好给了荷兰政府 “借坡下驴” 的机会。   荷兰就翻出72年前的《商品供应法》,单方面 “夺权” ,直接搅黄了安世的正常运营,中荷经贸摩擦也跟着来了。   说白了,荷兰这就是跟风美国搞遏制,压根没顾上全球供应链的死活和中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面对这波操作,中国很快拿出了反制办法。10 月 4 日,商务部宣布对安世中国的关键芯片实施出口管制,一下就掐中了欧洲汽车业的 “命门”。   这边荷兰安世还想施压,10 月 26 日说不给中国工厂供晶圆,结果安世中国淡定回应:库存够用到年底,2025 年起全用国产晶圆。这波反击也算打得漂亮,透着股自主可控的硬气。   在全球车企的哭求与中荷的拉扯下,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11 月 6 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发声明,说和中国聊得挺投机,相信中国芯片几天内就能送到欧洲客户手上,这明显是服软的信号。   次日彭博社就爆了料:荷兰打算撤掉接管,不过为了挽尊,他留了两个条件 ,得确认欧洲车企收到货,还要把安世中国、荷兰总部和闻泰的钱账算明白。   这俩条件说白了就是找个台阶下,其实早盼着供应链赶紧恢复正常了。   这场近两个月的博弈,暴露出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地缘政治一插手,高度分工的链条说断就断,芯片涨价不说,汽车等下游产业全被连累,各国也开始琢磨 “供应链安全” 的事情。中荷关系也受了伤,荷兰这波操作伤了中资的心,想修复信任得花不少时间。   不过对企业来说也算 “塞翁失马”,安世中国被逼着加速国产替代,闻泰应对危机的经验也给其他中资海外并购企业打了个样。   双方回应里,中方一直很坚定,商务部多次指责荷兰 “乱干预、损利益”,要它负全责,但也没把事做绝,符合条件的出口许可都及时批了,既护了自己的权,也顾着全球供应链稳定。   荷兰一开始硬气,说不恢复张学政职务,还要冻结决策权一年,可架不住欧洲车企催得紧,后来也软了下来,承认和中方有建设性对话,算是间接认错了。   这场风波不光给中国敲了警钟,也让欧洲回过味来:“国家安全” 哪能当干预市场的挡箭牌?短期看荷兰好像占了便宜,可长期这么搞,谁还敢放心在荷投资?恰如尼日尔的事情,信任这东西碎了,补起来可费劲。   再看中国,应对得那叫一个稳。没搞情绪化对抗,精准管制维护权益,确认需求后又及时放宽限制,既守住底线又担起责任,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样子。   安世供货恢复只是开头,真正的变化藏在全球供应链的格局里。荷兰想在半导体领域保住地位,就得认清楚中国的优势:制造和封测产业集群全球最大,还占了近半数的芯片消费市场,“制造 + 市场” 的组合拳谁也绕不开。   未来谁能定规矩,不光看技术多牛,更看谁能在风波里稳住阵脚、赢得信任。   中国这波展现的定力和担当,正在供应链新秩序里攒人气;而那些动不动拿 “安全” 当借口破坏规则的,迟早会被产业格局甩开。与其被地缘政治牵着鼻子走,不如主动合作共赢。

0 阅读:85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