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直言:“当初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时,我们坚信这会彻底重

韫晓生 2025-11-08 12:54:12

[太阳]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直言:“当初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时,我们坚信这会彻底重创这家中国企业,可现实却完全超出预期,华为不仅没有倒下,反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 这番直面现实的表述既透着无奈,更揭开了中美科技博弈中最值得深思的真相。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美国“芯片战”的枉费心机与一错再错)   雷蒙多本人正是这场 “预判失灵” 的亲身经历者与见证者,证实了——科技竞争从来不是堵路就能赢的。   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2019 年,美商务部以“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为由,将华为正式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企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和产品,一场针对中国科技龙头的制裁大幕就此拉开。   彼时,美国政府信心满满,觉得凭着自己在全球科技产业链的 “老大” 地位,断了技术供应就能轻松掐住华为的脖子,进而拦住中国科技产业向上冲的势头。   这背后,其实是美国怕丢了科技霸权的小算盘 —— 在 5G、人工智能这些新兴领域,华为跑得太快,让美国坐立难安,为了保住话语权,干脆动用行政力量搅和市场竞争。   雷蒙多虽没参与最初的清单制定,但 2021 年当上商务部长后,成了制裁政策的 “急先锋”,一次次给制裁加码。   2022 年,美国搞出《芯片与科学法案》,一边砸钱想把芯片制造拉回本土,一边对中国搞更严的科技出口限制。作为商务部长,雷蒙多主导了两次关键加码。   在她看来,这么 “极限施压”,肯定能断了华为的芯片来源,拖慢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脚步,给美国本土企业争取时间。   可现实很快打了美国的脸,2023 年雷蒙多访华,华为突然甩出Mate 60 Pro手机,这款装着国产麒麟芯片的机子,直接宣告美国的芯片封锁不管用了,让雷蒙多当场下不来台。   要知道,美国的打压可不是一阵风,而是层层加码:2020 年 9 月,台积电被迫停了华为麒麟芯片的代工;2022 年到 2024 年,美国又不断收紧出口管制,连高通、英特尔给华为出口部分芯片的许可证都给取消了,想从硬件到软件把华为围得水泄不通。   但华为没坐以待毙,反而把压力变成了搞自主创新的动力,砸钱搞研发,在关键技术上不断突破。   如今,华为交出的成绩单让人眼前一亮:营收超过了制裁前的最高水平,净利润暴涨 564%,鸿蒙系统用户突破10 亿,从手机到物联网设备都能覆盖;麒麟芯片实现全链条国产化,再也不用靠海外代工;5G 电信设备全球份额涨到 34%,领先地位更稳了。   同时,中国半导体产业也迎来大突破,2024 年前 11 个月,集成电路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 20.3%,全球创新力排名一路上升。   美国这边可没这么风光,制裁没达到目的,反而坑了自己人。雷蒙多推动的出口管制,让美国企业吃了大亏。像英特尔半导体这类企业,早就吐槽政策直接影响了产品销量,连后续搞研发的钱都变少了。   2021 年到 2024 年,美国科技公司至少少赚了 330 亿美元,英特尔、高通这些巨头营收下滑,只能靠裁员节省开支。   而美国寄予厚望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最后成了部分企业抢政府补贴的 “狂欢”,本土芯片制造产能没怎么提上来,预想的竞争优势压根没形成。   面对这局面,雷蒙多的态度慢慢变了。去年卸任前接受采访时,她坦言对华出口管制是 “白费功夫”;今年8月又说,出口管制顶多“拖慢”中国技术进步,根本拦不住,美国该靠加速自主创新而非封锁保持优势。   后来在哈佛大学的活动里,她更是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比美国更完整,这种人才储备正是自主创新的底气,而美国的傲慢反倒让自己丢了优势。   这种态度转变正是她亲身经历“预判失灵”的直接体现,也暴露了美国对华科技战略的大问题。   美国的制裁不仅让本国企业受损,还让它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公信力和产业链主导权打了折扣,不少国家开始重新考虑供应链安全,不再单靠美国市场。   同时,美国的单边行为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破坏了全球科技产业的合作氛围,让国际社会对它的技术霸权产生警惕和反感。   在中美关系上,科技领域的对抗给两国整体关系带来不少不确定性,加深了双方的战略互疑,但雷蒙多这些美国精英的态度转变,也为未来中美科技领域理性沟通留了点空间。   雷蒙多的 “预判失灵”,说到底是科技霸权思维和市场规律、创新力量对着干的结果。   历史已经证明,也会继续证明,科技进步和发展不是靠人为封锁就能拦住的,想靠打压对手保住自己霸权,最后只会坑了自己。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