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日本刚刚传来消息 11月6日,日本日产汽车传出重磅消息:正式宣布以

巷尾小酒馆 2025-11-07 18:42:29

快讯!快讯! 日本刚刚传来消息 11月6日,日本日产汽车传出重磅消息:正式宣布以9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出售位于横滨的全球总部大楼及土地,买家是中国敏实集团与美国KKR旗下公司组成的财团。   日产这波45亿卖横滨全球总部的操作,是昔日汽车巨头被逼到悬崖边的“割肉自救”,而中国敏实集团联手美国KKR接盘,更像是给日本汽车业的衰落敲了记响钟,把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洗牌摆到了明面上。   谁能想到2009年才从东京银座迁到横滨、风光无限的日产总部大楼,如今会沦为公司变现的“救命稻草”,这背后全是日产二十多年来最惨的财务危机在作祟。   日产之所以急着卖总部,核心就是两个字:缺钱。2024财年净亏损高达6709亿日元,2025财年还预计要亏2750亿日元,相当于天天在烧钱,现金流都快断了。   这亏损可不是凭空来的,美国关税一棍子把它打懵了,特朗普政府先征25%的汽车关税,后来虽降到15%,但还是让日产营业利润少了1497亿日元,再加上日元升值,每升1日元日本七大车企利润就少近千亿,日产更是首当其冲。   更要命的是市场卖不动车了,中国市场2024年销量暴跌12.2%,较2021年直接腰斩,欧洲、日本本土市场也在下滑,只有北美靠新车型勉强增长,曾经的全球爆款现在成了“滞销货”。   内部更是乱成一锅粥,管理层频繁变动,产品阵容老化,电动化转型慢半拍,别人都在搞智能电动车,日产还在吃老本,不亏才怪。   为了活下去日产只能搞“刮骨疗毒”,新CEO推出的“Re:Nissan”计划简直是往死里砍成本,要关闭7家工厂、裁员2万人,全球产能从350万辆砍到250万辆,目标是两年降本5000亿日元。   可这些还不够就只能打总部大楼的主意,这栋22层的黄金地段建筑,卖了能净赚740亿日元,正好能填研发和数字化升级的窟窿,而且搞了20年售后回租,卖了还能继续办公,不至于太没面子。   这操作说白了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连总部都能卖,可见日产已经被逼到没退路了,要是再缓不过来,可能真要重蹈当年靠雷诺注资纾困的覆辙。   而接盘的中国敏实集团也绝非偶然,这家在香港上市的零部件巨头,本来就是日产的供应商,客户涵盖全球80%的主流车企,现在从卖零件升级到买总部,正好说明中国汽车产业链已经从下游往上冲了。   反观日产一边在砍工厂、裁员工,一边还得靠卖总部续命,而中国企业却在全球跑马圈地,这对比简直太讽刺。   这交易是“售后回租”,日产未来20年还得给新东家交租金,等于把自己的根儿都交到了别人手里,以前是别人看日产脸色,现在反过来了。   这事儿还暴露了日本汽车业的集体困境,不光日产惨,丰田净利润预计暴跌44.2%,本田利润也得降15%,关税、汇率、芯片短缺、稀土供应紧张把它们逼得喘不过气。   曾经靠精益生产横扫全球的日本车企,现在在电动化、智能化上跟不上节奏,被中国车企弯道超车,连自家总部都被中国企业买走,这衰落速度实在让人唏嘘。   而日产卖楼也不是长久之计,裁员关厂已经引发工会反对,产品转型又不是一蹴而就,要是后续销量还上不去,光靠卖资产根本撑不了多久。   日产卖总部就是全球汽车产业迭代的缩影,旧巨头跟不上时代就只能被淘汰,而中国企业从零部件供应商变身“房东”,正是实力崛起的证明。   这45亿的交易,不仅是日产的自救,更是给所有传统车企提了个醒:不跟上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再辉煌的总部也只能沦为变现的资产。   现在日产的命运就悬在转型上,要是能靠卖楼的钱搞出爆款电动车,或许还有翻身的机会,要是再停滞不前,下次可能就不是卖总部,而是卖核心技术了。这波操作,既是日产的无奈,也是时代的必然,全球汽车业的天平,早就悄悄往中国这边倾斜了。

0 阅读:113
巷尾小酒馆

巷尾小酒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