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没有:近几日,英、法、德、荷兰等欧洲国家对中国发声时,意大利女总理梅洛尼却突然“安静”下来,似乎变得“低调”了! 其实意大利的经济底子早就经不起折腾了,2025年GDP预计仅增长0.5%,这一数字不仅远低于欧元区平均水平,工业领域更是连续三年没缓过劲来。 老百姓的日子随之变得捉襟见肘,九成民众夏天只能选择国内游,不是不想出国,实在是口袋里的钱经不起额外开支。 市场研究机构Demoskopika的数据显示,2025年意大利本土游客量还降了2.7%,反倒是国际游客增长11.3%,撑起了旅游业1350亿欧元的收入盘子。 而中国游客正是国际客流里最具消费力的群体之一,梅洛尼要是敢跟着其他欧洲国家起哄,无异于直接砸了自家旅游从业者的饭碗。 在这样的经济困局下,中国市场对意大利的意义早已不止“贸易伙伴”那么简单,梅洛尼对这层利害关系门儿清。 2024年中意贸易额突破800亿美元,这个数字其实带着点“反转意味”,此前她一度想推动意大利退出“一带一路”,传闻闹了大半年,贸易额反倒涨了30%,现在回头看,这波操作确实有些尴尬。 到了2025年,意大利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只增不减:米兰国际家具展全年能创收2.78亿欧元,其中六成多的国际消费里,中国采购商的订单占了不小份额;维缇珐珠宝带着444件、货值122万美元的展品参加进博会,借着“半小时直达”的便利,刚落地就被中国买家盯上。 这样的效率和商机,可不是在欧盟会议上喊几句政治口号就能换回来的。 真正让意大利企业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是实打实的生存机遇。 常州的中意智能制造产业园里,意大利自动化设备企业MainTech把在华首个生产基地安在了这里,瞄准的正是中国塑料、制药行业的庞大需求。 跟着它入驻的还有巍捷尔、菲奥伦蒂尼等一批意企,这些企业的生产线一转动,意大利本土的零部件供应商、技术人员才能有活干、有工资拿。 要是梅洛尼真跟着英法德对中国发难,这些企业的亚太布局就得搁浅,本土产业链也会跟着受牵连,好不容易压到6%的失业率怕是要重新往上走,这可是直接关系到她选票的大事,她不可能不掂量。 其实梅洛尼早吃过“高调反华”的亏。 之前她一门心思讨好美国,又是推动退出“一带一路”,又是加码审查中资,结果呢? 倍耐力轮胎因为中化持股被无端刁难,国家电网持有的意大利电网股份也被强制剥离,给出的理由牵强到让人发笑。 但折腾了半天,美国该对意大利加关税照样加,意大利企业却平白丢了大批订单。 当时在野党直接骂她“为了政治投机牺牲经济利益”,她的民调支持率也跟着掉了一截。 所以2025年10月王毅到访时,她才会赶紧表态“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甚至故意跟欧盟对华加征钢材关税的步调错开,这前后的转变里,全是吃过亏的教训。 教训摆在眼前,国内的民生压力更容不得她再任性。 医疗资源紧张、工资多年没涨的问题还没解决,59%的家庭存不下钱,15%的家庭得靠啃老本过活,老百姓对政客的耐心早就磨没了。 最新民调显示,大家现在支持她,说白了就是“矮子里拔将军”,实在没更好的选择。 要是因为对华关系搞砸了贸易,导致食品、能源价格再涨,或者工厂停工,那2027年大选她就彻底没戏了。 要知道,她能把失业率压到历史低点,靠的就是旅游、高端制造这些行业的复苏,而中国游客的消费、中国企业的投资,正是这些行业的“稳定器”,这根“稳定器”,她可不敢随便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