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受访时再次语出惊人:“我真的认为,我的国家——美国,仍然是世

小张的社会 2025-11-07 10:04:10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受访时再次语出惊人:“我真的认为,我的国家——美国,仍然是世界的希望,仍然是世界上光辉的典范!”他还强调:“自从我来到美国并于1962年入籍以来,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国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92 岁高龄的行业传奇人物,一番关于身份与国家的表态为何能引发全网热议?这位一手缔造了全球芯片代工巨头的老者,其言论背后既藏着个人经历的印记,也折射出当下全球科技产业的复杂格局。   张忠谋的人生轨迹本身就充满了时代烙印,1931 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他,童年时期辗转南京、广州、香港等地,18 岁远赴美国求学,先后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深造,最终在 1962 年正式加入美国国籍。   这段跨越大洋的经历,让他的职业生涯与美国半导体产业紧密相连,从早期加入希凡尼亚公司踏入行业,到后来成为德州仪器副总裁,成为首位跻身美国大型科技企业高层的华人,美国确实见证了他事业的起步与腾飞。   1986 年,他回到台湾创办台积电,开创了半导体专业代工的全新模式,凭借领先的技术和精准的战略,让台积电逐渐成长为全球芯片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占据了高端制程市场的绝对优势,他本人也因此被誉为 “半导体教父”。   如今这位行业泰斗在专访中强调自己的美国身份,同时盛赞美国是 “世界的希望” 与 “光辉典范”,这样的表述自然引发了广泛讨论。   毕竟从根源上看,他的出生地、童年成长的文化环境都与中国有着深厚联系,而台积电的发展也长期受益于全球产业链的协同,尤其是庞大的中国市场。   数据显示,2024 年台积电来自大陆的营收占比仍高达 28%,是其第二大市场,这足以说明中国市场对其业务的重要性。有趣的是,张忠谋曾在采访中表示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控制着半导体产业的所有瓶颈,但现实情况却在悄然发生变化。   近年来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自主发展速度有目共睹,2025 年大陆芯片自给率已提升至 40% 以上,中低端芯片基本实现自主供应,高端芯片的研发也在稳步推进。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稀土加工等关键领域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掌控着全球 90% 以上的稀土精炼加工技术,而稀土正是芯片制造和封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料,这也让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了独特的战略地位。   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占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超过 35%,这样的市场体量本身就具备强大的话语权,任何一家芯片企业都无法轻易忽视。   张忠谋的言论背后,其实也反映出当前全球科技产业的博弈与变局。台积电近年来在美国的压力下不断加码投资。   截至 2025 年已宣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 1650 亿美元建设多座晶圆厂,但美国本土更高的建设成本、人力成本和电力成本,以及缺乏完整产业配套的问题,都让这场 “产能转移” 充满挑战。   而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在保障自身产业安全的同时,也为全球产业链的稳定贡献着力量,这种大国风范并非依靠口号,而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产业实力和市场包容度之上。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身份认同的权利,张忠谋的表态或许是基于其个人数十年的生活与工作经历,但全球产业格局的变化从来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崛起,不是为了寻求霸权,而是为了打破技术垄断,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产业链秩序。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实现突破,当中国市场持续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这样的实力与担当自然会赢得世界的尊重。   那么在你看来,全球芯片产业的格局未来会如何演变?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自主发展还需要突破哪些挑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32

猜你喜欢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