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报!芯片链条再度绷紧,阿斯麦站上风口,荷兰口风更硬了! 据最新报道,阿斯麦

海风Um 2025-11-05 12:40:10

急报!芯片链条再度绷紧,阿斯麦站上风口,荷兰口风更硬了! 据最新报道,阿斯麦在对外说明中确认,面向中国的EUV继续不卖,部分高端DUV要逐台申请许可,近期有个别订单被延后。这步棋下得及时,但考验在后头,我看变化来得快。 先看硬点位。EUV这块,阿斯麦是全球唯一供货商,台积电、三星、英特尔都用它的NXE系列干3纳米、2纳米。国内产线以DUV为主,NXT:1980i等型号在多家工厂跑得很勤,能覆盖28纳米及以上的大量需求,汽车MCU、功率器件、模拟芯片这些都能顶住。对照过去两年,外面靠EUV冲在前面,我们这边用DUV叠影拉性能,各自路径很清晰,也直白:EUV握在荷兰手里,它腰杆就硬。 细节摊开说,中国是阿斯麦的重要市场,这在其对外披露的销售结构里能看到“占比高、增长快”的表述。可荷兰卡着许可,不只对我们是约束,对它自己的交付节奏、售后服务也是掣肘。放在一张单子上谁都在算账:我们要产能稳定,它要订单稳定,拖下去两边成本都上升。 把时间线往前推。2023年以来,美国持续施压,荷兰配合把部分浸没式DUV拉进管控清单,阿斯麦多次提到需遵循许可。国内没停步:光刻胶在i线、KrF已量产,南大光电、彤程新材等在推进;运动平台、精密测量这些环节,华卓精科等企业做得更细;据TechInsights的公开拆解,国产手机芯片已用DUV多次曝光做出7纳米级产品,说明工艺窗口在被一点点打开。对比之下,荷兰靠一台机子说话,我们靠系统工程往前挪,路径不同,但都在往前。 再落到今年的关节点。成熟制程占比高的产线需要长期保供,车规、工控、新能源相关的芯片刚性需求还在。我们这边的应对很现实:把DUV的设备、光源、镜头、平台、光刻胶、掩膜版等关键件继续补齐,能买的先用好,买不到的盯着攻关,把良率和节拍提起来。外面限制如果再收紧,优先守住量,逐步上性能,节奏别乱。 收个尾。荷兰的底气,确实来自阿斯麦的独家能力,但链条长,变量多。我们把产线跑稳,把缺口一个个补上,它那点子底气就没那么硬了。芯片这事,不靠喊话,靠一步一步做出来。

0 阅读:1097

猜你喜欢

海风Um

海风Um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