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4日,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宣布其“停摆”状态进入第3

山河又月明 2025-11-06 13:07:08

美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4日,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宣布其“停摆”状态进入第35天,追平了历史上最长的停摆纪录。 从35天停摆追平历史纪录的节点往回倒推,这场闹剧的种子早在9月底就已埋下,美国法律卡着10月1日新财年的死线,可两党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好好坐下来谈。 共和党握着众议院的控制权,把80亿美元南部边境墙拨款当成了必争的筹码,要知道这堵墙每英里造价就得1500万美元,80亿撑死了也就建533英里,连南部2000多英里边境的零头都不够,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更像是做给保守派选民看的姿态。 更实在的是他们要砍的钱——30%的医疗补助和教育经费,美国现在靠着医疗补助活的有7000多万人,其中近一半是儿童和老人,真砍下去就是2100万人得直面看病难、上学贵的问题,相当于整个佛罗里达州的人口要被扒掉保障网。 共和党还盯着对乌克兰的150亿美元援助,觉得这钱该留着“优先解决国内问题”,却忘了这援助里有40%是用来采购美国本土军工企业的装备,砍援助等于砸自家工人的饭碗。 民主党那边的态度也硬得很,张口就骂边境墙是“纳税人的冤大头工程”,毕竟2019年特朗普政府为了57亿美元边境墙拨款闹过35天停摆,最后花了20多亿建的墙,要么被偷渡者用锯子锯开,要么被洪水冲垮,实际拦截率还不到10%,这种前车之鉴摆在那,民主党自然不愿接这个烂摊子。 民生开支更是他们的基本盘,医疗补助里的儿童医保项目连着8年都是两党共识,突然要砍30%,等于把选票拱手让人。对乌援助的账他们算得更清楚,这150亿占联邦预算还不到0.3%,却能稳住北约盟友的信任——去年北约秘书长就说过,美国对乌援助每少1美元,欧洲就得多掏1.2美元,真砍了援助,美国在北约的话语权就得打折扣,这种“赔本买卖”民主党可不会做。 14轮投票耗到现在,每一轮的票数都咬得死死的,共和党需要218票才能在众议院过关,可每次都有五六名温和派议员倒戈,他们怕选区里的医疗补助受益者闹事;民主党在参议院占着微弱优势,却也有三四名来自铁锈地带的议员偷偷抱怨,觉得对乌援助该适当缩水。 两党就这么卡在中间,没人愿意先退一步,毕竟年底的地方选举快到了,谁先松口谁就可能被党内对手扣上“叛徒”的帽子。国会山的议员们倒是不愁吃喝,他们的薪资由法律保障,停摆期间一分钱不少拿,可普通民众早就被折腾得没了脾气。 华盛顿特区的社保局门口,每天都排着长队,有近40万老人的养老金延迟发放,单亲妈妈萨拉拿着孩子的病历卡急得转圈,她的医疗补助原本能覆盖孩子的哮喘药,现在却被告知“系统暂停服务”,只能自己先垫付800美元买药。 国家公园更成了重灾区,黄石公园的垃圾堆了两米高,之前靠公园收入维持生计的1.2万名导游全没了活干,只能去餐馆打零工。 最要命的是航空系统,全美已有1.5万名TSA安检员因为无薪工作开始请假,纽约肯尼迪机场的安检通道从12个缩减到3个,航班延误率飙升至40%,有乘客在机场滞留了整整两天,吐槽说“还不如坐大巴靠谱”。 农业部的数据显示,停摆第30天起,1200万家庭的食品券补助就断了,路易斯安那州的食品银行排起了几公里的长队,负责人说每天要多接待500人,库存的罐头快见底了。 退伍军人的福利也掉了链子,有23万退伍军人的伤残补助没到账,德州的一名二战老兵无奈之下只能去捡塑料瓶换钱,他说“打了一辈子仗,没想到老了要靠捡垃圾过日子”。 这些场景和2019年的停摆如出一辙,当年有80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工作,其中40万人只能去超市刷信用卡度日,停摆结束后光是拖欠的薪资就补发了14亿美元,可这次停摆的时间已经和上次一样长,造成的损失只会更大。 两党心里其实都清楚症结在哪,共和党要的是“边境安全”的政治口号,民主党要的是“民生优先”的形象,可没人愿意坐下来拆分议题——比如先过民生开支的部分,再单独谈边境墙和对乌援助。 偏要把所有诉求绑在一起,就像两个小孩抢玩具,谁都不肯松手。更有意思的是,众议院议长为了稳住党内强硬派,还放话说“就算停摆到圣诞节也不妥协”,可他忘了去年自己选区的医疗补助覆盖率是全美最高的,真砍了30%,第一个找他算账的就是自家选民。 民主党领袖也没好到哪去,一边喊着要保民生,一边却拒绝共和党提出的“先发放紧急食品券”的临时提案,理由是“不能被共和党牵着鼻子走”。 这场停摆说白了就是场政治表演,两党拿着纳税人的钱和民众的生活当筹码,比的是谁更能扛到最后。35天里,议员们开了20多场听证会,却没一场是真的解决问题,反而忙着在镜头前指责对方“不顾国家利益”。普通民众能做的只有默默承受,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张图,左边是国会山灯火通明的辩论厅,右边是社保局门口昏暗的等待队伍,配文写着“这就是所谓的民主?”。

0 阅读:66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