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给联合国交完2025年会费,50多亿,肉疼,没想到这么多!10月初联合国又

探修説 2025-11-05 10:41:57

中国刚给联合国交完2025年会费,50多亿,肉疼,没想到这么多!10月初联合国又来跟中国要钱了,否则联合国只能裁员!10月底我们就全额打款6亿857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多亿。 这会费不是联合国随便狮子大开口,有一套明明白白的计算规矩,看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人均收入这些硬指标。 中国这几年经济规模上去了,会费比例自然跟着调整,现在是联合国第三大会费缴纳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本身就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地位的认可。 更关键的是,这钱花得值不值,得看联合国能干啥,咱们又能从中得到啥? 联合国虽说常有争议,但在维护和平、搞全球援助、应对气候变化这些事儿上,还真没哪个组织能替代。 就说咱们关心的国际航道安全,亚丁湾护航编队能顺利开展任务,背后就离不开联合国的授权和协调; 还有应对新冠疫情那几年,联合国的疫苗分配机制帮了不少发展中国家,咱们自己的疫苗也通过联合国框架送到了几十个国家,这既是帮别人,也是在攒国际口碑。 要是联合国真因为没钱裁员停摆,这些关乎全球共同利益的事儿谁来牵头?最后受影响的还是包括咱们在内的所有国家。 而且咱们交钱的态度,比钱本身更有分量。这些年总有个别国家爱拖欠会费,美国常年欠着好几亿美元不还,嘴上喊着 “领导世界”,掏钱的时候倒挺 “墨迹”。 反观中国,每次都是按时足额缴清,10 月底这波付款,联合国都特意出来致谢,说中国的钱是 “及时雨”,稳住了组织运转。 这可不是简单的 “交钱买好”,而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中国支持多边主义,说话算话、做事靠谱。在国际上混,有时候比的就是 “信誉” 二字,这份靠谱的名声,可比 50 亿难买多了。 再往深了想,这钱也是咱们参与全球治理的 “入场券” 和 “话语权”。 以前国际规则多是西方说了算,现在咱们经济起来了,通过缴纳会费、参与联合国项目,能更直接地把咱们的想法、咱们的方案放进全球议程里。 比如推动 “一带一路” 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接,比如在气候谈判中争取发展中国家权益,这些都得在联合国这个平台上发力。 要是连会费都不缴,话语权从哪儿来?总不能光靠嘴说吧? 所以说,看着 50 多亿确实心疼,但这钱不是乱花的 “冤枉钱”,是维护国际秩序的 “维稳费”,是攒国际信誉的 “诚意金”,更是争取话语权的 “投资款”。 跟那些嘴上喊着责任、实际却拖欠会费的国家比,咱们这波 “全额付款” 恰恰显出了大国的格局和担当。 毕竟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靠耍赖占便宜走不远,踏踏实实承担责任、建设规则,才能真正站得稳、行得远。这 50 多亿花出去,换回来的是更稳固的国际环境和更硬气的话语权,值!

0 阅读:59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