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主播:大部分人不喜欢中国人。中国主播的回答让他哑口无言,网友说:韩国人只是不

地缘历史 2025-11-01 08:55:18

韩国主播:大部分人不喜欢中国人。中国主播的回答让他哑口无言,网友说:韩国人只是不喜欢中国人,但是中国人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感觉韩国的存在。   韩国人不喜欢中国人,这不是秘密。2025年2月的一份权威民调显示,71.5%的韩国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其中95后和00后群体中,超过七成直言“讨厌中国”。   这不是一时情绪,而是多年累积下来的结果。从2020年到现在,反华情绪像被发酵的泡菜,时间越久味越冲。   看看韩国网络,中文评论区常被嘲讽和污言秽语包围,连一些在韩华人都开始在地铁上尽量不说中文,怕的不是语言障碍,是被盯上。   反感中国,成了韩国选民的“政治正确”。只要一到选举季,“中国”这两个字就开始被当成炮灰,谁想博眼球,谁就开始炒作“文化被侵占”“环境污染来源”这些老掉牙的话题。   2025年6月大选前,反华言论突然多了起来,连街头的横幅都能看见“拒绝中国影响”的字样。   政客口中的“中国威胁论”,和地铁里被推搡的普通中国人,构成了某种荒谬的呼应。   可真让人恼火的不是这些,而是韩国民间对中国的那种近乎“制度性”的厌恶。   一边喊着要文化独立,一边却在韩剧里用歪曲滤镜表现中国城市,一边说中国人不懂礼仪,一边在网络上公然嘲讽中国游客。   2025年9月那部《暴风圈》直接踩线,把中国诗词改得面目全非,还故意塞进阴间滤镜。   结果呢?在中国观众的愤怒声中,它被紧急下架。但韩国媒体却反过来炒作成“言论受限”。这不是交流,这是挑衅。   韩国社会对中国的敌意,早已不再是某些媒体的操弄,而是从根子上生长出来的焦虑感。他们害怕中国的强大,又不愿承认现实。   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过去那个可以轻视的“邻居”,如今已成了压在他们头上的巨人。   韩服、泡菜、端午节,哪一样不是他们拼命要“抢回来”的文化符号?可抢得回来历史吗?抢得回来现实吗?   看着中国高铁开进中亚,科技公司站上全球舞台,他们只能在网络上敲键盘泄愤。   但最讽刺的是,中国人根本不在意。不是装的,是根本没放在心上。   中国人忙着追剧、看漫画、刷短视频,刷到韩国内容,大多数时候的反应是“哦,又是韩剧啊”。   他们的存在感,远不如一个日本动漫角色,甚至还不如一碗螺蛳粉。正如那位主播所说:“我们脑海里,没有韩国。”不是冷漠,是根本没兴趣争吵。   这并不是说中国人不关心国际关系,只是对韩国这个国家,实在提不起太多情绪。   想想看,从2015年那次萨德事件之后,韩国在中国粉圈、饭圈的存在感就逐年下滑。   即便偶尔有韩团来华演出,也都被网友冷冷围观,不再像过去那样热情。   2025年5月,央视辟谣韩国男团合作巡演的传闻,舆论还一片叫好,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来了,没兴趣。”   反观韩国,却还在镜子前自我打量,试图从“被中国看不起”中找到存在感。   他们以为中国人对韩剧、韩餐、韩团依赖至深,可现实是,中国年轻人早已把兴趣转移到更广更远的地方。   韩国在他们眼中,有点像墙角落灰的旧物,没意义,也没必要去擦。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中国人都冷漠。就像2025年9月,山东游客李红星在韩国济州岛跳海救人,他不是在乎韩国,而是在乎人命。   韩国网友一边在网上骂中国人没素质,一边又在评论区集体感谢那位“中国阿爸”。   这才是真实的中国人,平和、善良、从不主动挑事,但也不会轻易退让。   韩国人说讨厌中国人,其实更像是在对自己喊话。他们希望中国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但中国已经不再回应。   时代变了,不再是那个需要向韩国取经的年代。   如今的中国,有太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太多更广阔的合作要去谈,太多更深远的战略要去布局。韩国?不过是地图上的一个点。

0 阅读:1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