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建舰这么久还不服役?纯粹是咱们海军故意放慢了脚步,为的是把工作做扎实。 航母这东西,从来不是拼速度的活儿。 咱先捋捋前两艘航母的情况,辽宁舰是买的二手船改装的,省了不少摸索的功夫。 山东舰是照着辽宁舰的路子造的,等于有现成的样子可参考,所以进度快也正常。 但福建舰不一样啊,这可是咱们完全自主设计的头一艘电磁弹射航母,从头到脚几乎都是新的,跟之前的滑跃式起飞根本不是一个路子,可不是简单复制粘贴能搞定的。 有人说跳过蒸汽弹射直接上电磁弹射步子太大,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步子确实大,但咱这步子迈得稳啊,不是瞎蹦跶。 你看官方放出来的消息,福建舰都已经完成歼-35、歼-15T还有空警-600这三种舰载机的电磁弹射测试了。 歼-35能飞一千多公里执行任务,歼-15T能挂满弹药起飞,空警-600能在空中待6个小时指挥战机,要是电磁弹射技术有问题,这些战机怎么可能顺利起降? 之前还有外媒造谣说福建舰甲板裂了,结果后来美国智库自己打脸,说那就是水流痕迹,下雨或者冲甲板留下的,根本不是什么裂缝。 要是真有结构问题,哪能撑得住九次海试,还敢让舰载机反复弹射? 其实福建舰的定位就不是普通的作战航母,它更像个“技术验证舰”,说白了就是块“试验田”,要把所有新技术都在这船上试明白。 电磁弹射、中压直流配电、集成电力推进,这些都是第一次用在咱们的航母上,单独测一个设备没问题不算完,还得看它们凑在一起能不能协调工作。 比如电磁弹射的时候电力消耗特别大,得保证全舰的电力调度不出岔子,既不能影响雷达运转,也不能耽误动力系统,这些都得在海上反复测试,不是在船厂就能搞定的。 海军要的不是“尽快服役”这个名声,而是要一艘拿出去就能用、用着还靠谱的航母。 你知道美国福特级航母不?他们的电磁弹射系统折腾了好几年才勉强能用,咱可不想走那弯路。 所以福建舰每次海试都往死里测,不光测正常状态,还得故意试极限情况,比如连续多次弹射、恶劣海况下作业,就是要把所有潜在的问题都在试航阶段逼出来,省得服役后再返工大修,那才真耽误事。 而且福建舰还有个重要任务,就是给后面的核动力航母打样。 它就像个“样板间”,所有测试数据——比如舰载机出动效率、电力分配方案、维护周期这些——都要编成“大纲”,后面造新航母直接照着这个来就行,不用再从头摸索。 你想啊,要是现在图快匆匆服役,后面发现问题再改,不光费钱还费时间,不如现在多花点功夫把标准定下来,这才是真的长远打算。 从2024年5月第一次海试到现在,福建舰已经出海九次了,短短一年多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五年才能干完的活,这哪是慢啊,这速度已经够快了。 国防部发言人都说了“大家期盼的那一天不会太远了”,这意思就是各项测试差不多快收尾了,不是卡在技术上动不了。 之前052C驱逐舰也只造了两艘,就是用来测试新技术的,等摸透了才造052D和055,现在福建舰走的是一样的路子,先把技术验证透,后面才能批量造更先进的航母。 有些人总觉得“没服役就是有问题”,这是不懂航母的门道。 航母真的是太复杂了,不是造好船壳装上火炮就算完,它是个完整的作战体系,弹射系统、舰载机、预警指挥、能源调度,哪一环都不能出纰漏。 福建舰现在测的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怎么用才最好”,比如哪种弹射节奏效率最高,哪种电力分配最稳定,这些细节不磨透,真到了海上遇到情况就抓瞎了。 咱中国造航母从来不是为了跟谁比速度,而是要实实在在形成战斗力。 辽宁舰2012年入列,山东舰2019年入列,这进度已经不慢了。 但福建舰承载的意义不一样,它要开启咱们航母的电磁弹射时代,还得为核动力航母铺路,这么重的担子,当然要多花点时间打磨。 要是真因为技术问题卡壳,官方早就有说法了,根本不会让各种舰载机测试顺利推进。 所以别听那些瞎猜的,福建舰没服役不是技术不行,反而是技术太新、太重要,才要反复测试做到万无一失。 这就跟家里盖房子似的,基础打得牢,房子才能住得久,航母更是这个理,现在多花点时间把隐患都排除,将来在海上才能更靠谱,这才是对国防负责,对咱们老百姓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