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动了!”近日,沈阳,47岁男子带着1650个苹果来到丹东烈士陵园,然后在每

史叔温情 2025-10-30 18:10:18

“太感动了!”近日,沈阳,47岁男子带着1650个苹果来到丹东烈士陵园,然后在每个墓碑前放上5个苹果,就为了圆一个藏在心底多年的念想,当年上甘岭的战士们,8个人才分得一个苹果,而现在,他要让每一位烈士都能吃上5个!   “叔叔,他们真的需要这些苹果吗?”丹东烈士陵园内,侄女看着父亲从车上搬下第37箱苹果,轻声问道。   中年男子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只是望着漫山的墓碑说:“1942年出生的人,今年该83岁了。1952年牺牲的人,永远停留在那里了。”   10月25号,47岁的支先生和女儿侄女带着1650个苹果,从沈阳驱车二百多公里来到丹东烈士陵园。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却是最特别的一次,这一天是抗美援朝75周年纪念日。   支先生的童年是在抗美援朝故事里泡大的,其中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课本里《一个苹果》的故事。   “你们知道当年8个人分一个苹果是什么概念吗?”他一边擦拭墓碑,一边对两个女孩说,“不是我们以为的切八瓣,是传了一圈,苹果居然还剩大半个。每个战士只舍得用嘴唇碰一碰。”   2023年,家乡苹果丰收时,他忽然萌生一个念头:要让每个烈士都吃上苹果,不止一个,是五个,代表着五福临门。更是让烈士们知道,现在苹果管够。   这样的事,他坚持了三年,而今年,他在前一天还去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送出了1620个苹果。   这天一大早,支先生和两个年轻人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走得很慢,在每个墓碑前停留、鞠躬,然后蹲下身,从篮子里取出五个苹果,整整齐齐地摆好。   “这位是李同志,19岁。”“这位是张同志,25岁。”他念着能看清的名字,对无名碑就轻轻说一声:“同志,吃苹果。”   侄女是第一次来,一开始还数着自己放了多少次苹果,数到一百就乱了。女儿心疼父亲,先让他休息会儿,父亲却说:“不行,不能让烈士们等着。”   当最后五个苹果被轻轻放在最后一座墓碑前。支先生望着满山遍野的苹果,对女儿和侄女说:“你们看,现在苹果管够了”   这一刻,侄女忽然懂了叔叔这三年的坚持。这不是祭奠,是圆梦,是替那些没能吃到苹果的战士,替那些想送苹果却牺牲在运输线上的后勤兵,完成一个迟到七十多年的承诺。   回家路上,侄女问支先生,明年还来吗,他说,必须来,只要胳膊还能抬起来,只要腰还能弯下去。   车子启动前,女儿拍下一张照片,配文只有一句:“今天,330位烈士,每人吃了五个苹果。”   她没说的是,在返程的车上,47岁的父亲一直望着窗外,很久没有说话。直到进入沈阳地界,才喃喃自语:“要是他们能尝尝现在的苹果,该多好。”   这是最普通的心愿,却是一个中国人最深的纪念。从8个人分一个苹果,到一个人拥有5个苹果,这条跨越时空的路,我们走了75年。而记住这条路的人,会让温柔永远延续。   信源: 荆楚网——沈阳男子受《一个苹果》触动 他连续3年为抗美援朝烈士送苹果   文│一阳 编辑│史叔

0 阅读:38
史叔温情

史叔温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