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感慨万分地说,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人可以不以赚钱为目标,而在美国,不赚钱的事是没人干的。不以赚钱为目标那以什么为目标呢?不以赚钱为目标那以什么为目标呢?说到底就是为了国家的强大,为了国家利益可以心甘情愿地牺牲经济利益。这是中国强大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鲁比奥说的这番话,确实点到了中国和美国在做事目标上的一个关键区别。中国人不是不爱赚钱,而是清楚有些事比一时的赚钱更重要,这些事说到底都是为了国家能更强大、整体利益能有保障,就算短期经济上吃亏也愿意干。 就拿正在建的川藏铁路来说,这事从经济账上算根本不划算。这条铁路被称作“人类史上最难修的铁路”,要穿过横断山脉,跨过金沙江、怒江这些大河,还要在海拔差两千米的山谷里“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相当于两座珠峰。 光其中的雅林段投资就快3200亿,整个铁路总投资超过3600亿,而且全部是国家出钱,没有其他企业参与,这在铁路建设里很少见。要是为了赚钱,谁会砸这么多钱到这种地方? 通车后从成都到拉萨只要13小时,但沿途很多地方人口少,靠卖车票收回成本不知道要等到哪年。 可国家还是非修不可,因为这条铁路一头连着四川这个战略腹地,一头连着藏东藏南的重镇,离边境线很近。以前物资只能靠卡车运,路况危险还不能四季通行,现在铁路通了,人员和物资能快速送到,边疆的稳定就有了保障。百年前英国殖民者就想修这条铁路控制西藏,现在我们自己修起来,就是守住了国家的门户,这种战略价值可比短期赚钱重要多了。 不只是这种超级工程,在关系到老百姓基本生活的领域,国家同样愿意投入资源做“不赚钱”的事。海南的一些偏远市县,有个乡村医生项目已经搞了八年,累计投了1229万,帮了588个村医,惠及58.4万农民。 像琼中县的村医王传能,他的手机号被乡亲们当成“120”,大事小事都找他,可干这行根本赚不了多少钱。 国家通过项目给村医买保险、送培训,还帮年轻村医解决编制、发补贴,就是为了让这些医生能扎根乡村。白沙县的莫玲芬以前不会用卫生室的B超机,项目送她去佛山进修半年,学完回来就能给村民做检查了。 从经济角度看,给这么偏的地方投钱搞医疗,收的诊疗费都不够成本,但国家还是要做,因为老百姓的健康是国家稳定的根本。 要是偏远地区的人看病都难,日子过不好,国家再有钱也算不上真正强大。 在更关键的产业安全领域,这种为了国家利益牺牲短期经济利益的选择,体现得更明显。 前段时间荷兰强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的荷兰总部,还撤了中国籍CEO,理由是“国家安全”。要是只算经济账,中国可能会为了不影响贸易忍下来,毕竟欧洲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尤其汽车产业需要这家企业的芯片。但国家利益被碰了底线,商务部很快就对相关芯片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下欧洲汽车产业就慌了,他们根本找不到替代货源,库存撑不了几周,工人都要缩短工时了。 虽然这么做可能会让我们短期损失一些出口订单,但守住了产业链安全的底线。要是任由别人随便拿捏我们的核心产业,哪天他们断供芯片,不光汽车业受影响,很多高科技产业都得停摆,国家的发展就会被别人卡脖子。 这种时候,放弃短期赚钱的机会,保住国家的产业命脉,才是真正的长远之计。 其实中国人心里都明白,国家强大了,老百姓的日子才能安稳,赚钱的机会也才会更多。 川藏铁路修通了,边疆的特产能运出来,老百姓能多赚钱;乡村医疗搞好了,大家少生病,才能安心干活;产业链安全了,企业能稳定生产,工人才有工作。这些“不赚钱”的投入,本质上都是在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基础,就像盖房子先打地基,地基结实了,房子才能盖得高、住得稳。 美国那边因为凡事都要先算赚钱的账,不赚钱的基建、偏远地区的医疗、长期的技术研发就没人愿意干,时间长了,这些短板就会影响整体的竞争力。 而中国愿意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在这些“不赚钱”的事上持续投入,这就是我们能不断变强的根本原因,也是鲁比奥感慨的真正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