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黄先生的遭遇引发社会对医疗耗材定价机制的广泛讨论。这位骨折患者在盐城市第

岩边欣赏落日 2025-10-30 12:32:01

江苏盐城黄先生的遭遇引发社会对医疗耗材定价机制的广泛讨论。这位骨折患者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后,发现账单中骨科外固定支架等耗材费用高达18590元。当他在电商平台查询同厂同型号产品时,价格仅为1800元左右,两者相差逾十倍。这一发现让黄先生震惊不已,更让他困惑的是,即便医保报销80%,自付部分仍与网购全价相当,这让不少网友质疑医保报销的实际意义。 医院对此的解释是,医疗器械必须通过"阳光采购平台"购买,价格由医保局核定,医院执行零差价政策。院方强调,电商渠道的耗材可能存在资质问题,无法保证医疗安全。然而这样的解释并未平息争议,反而引发更多疑问:为何同一产品在不同渠道价格相差如此悬殊?医保资金是否被高价耗材挤占?阳光采购平台的定价机制是否足够透明? 此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分享类似经历。有网友表示,其父亲做肾结石手术自费8000多元,隔壁病床医保报销后也是8000多元,感觉"报销了个寂寞"。还有网友质疑,如果医院真的执行零差价政策,那么巨额价差背后的利润究竟流向何处?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医疗耗材价格差异可能涉及多重因素。一方面,医院采购需要经过严格的招标、配送、仓储等环节,这些流通成本远高于电商直销模式。另一方面,医用耗材需要符合更严格的质量标准,但如此巨大的价差是否完全合理仍值得商榷。此外,现行的医保支付机制可能存在优化空间,高价耗材可能挤占有限的医保资金,影响整体保障效率。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推动医疗耗材价格形成机制的透明化。医保部门应当公示耗材定价依据,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有必要对医院使用和市面销售的同类耗材进行质量评估,明确其实际差异。在医保支付方面,可以探索"按疗效付费"等创新机制,避免高价低效耗材的滥用。 这一事件折射出当前医疗体系中的深层次矛盾。在坚持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平衡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与患者可及性,需要监管部门、医疗机构、生产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探索系统性解决方案。医疗费用居高不下不仅加重患者负担,也削弱医保制度的公信力。相关部门应当正视问题,推动改革,真正让医保成为惠及百姓的"救命钱",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数字游戏"。目前,国家医保局已就高值医用耗材治理开展专项行动,此类个案或将推动更深入的制度优化。医保内药品价格 医疗耗材 医疗耗材集采

0 阅读:51

评论列表

林中飞鱼

林中飞鱼

2
2025-10-31 08:29

自个淘宝买齐了,工具让店家给你租一套,回来让你老婆给你装上[滑稽笑]

用户10xxx50

用户10xxx50

1
2025-10-31 00:19

放心,这么一闹没有便宜的了,淘宝一大推东西,你问问需要医疗器械许可合格证,基本上没有,当然那个东西价格不一样,

岩边欣赏落日

岩边欣赏落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