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已经领先世界,再也不是过去的所谓“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了。央媒放出的“黄草岭英雄连”的登陆作战演练画面,亮点纷呈:一,两栖突击炮和步兵战车在泛水冲击时,在波涛起伏的海面行驶中开火,摧毁了敌陆上目标。二,抢上滩头后,伴随步兵下车突击的,是战斗机器狗与穿越机、无人攻击机。尤其是驮着侦察仪器和自动步枪的机器狗,着实亮眼! 说起黄草岭英雄连,这支部队的根子得追溯到抗美援朝那会儿。那是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42军124师370团二营四连奉命抢占朝鲜黄草岭796.5高地,挡住美军陆战一师和南朝鲜首都师的进攻。整个战斗打了三天两夜,四连就一个连的兵力,面对敌方两个营的轮番冲击,硬是顶住了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260多人,自己伤亡40来人。装备上,当时志愿军主力就是三八式步枪、歪把子机枪和少量美造汤姆逊冲锋枪,弹药有限到每人平均不到100发,手榴弹也得省着用。关键时刻,子弹打光了,战士们就捡石头往下砸,美军那头号精锐部队被砸得措手不及。这仗打下来,四连直接被命名为黄草岭英雄连,集体记大功,从那以后成了部队里的标杆。回想起来,那时候的差距真不是盖的,美军有坦克、飞机、火炮轮番上,志愿军靠的就是人多地熟和顽强意志,硬生生把劣势扳了回来。 转眼70多年过去,这支英雄连队现在隶属第72集团军某旅,驻扎在东部沿海,专攻两栖作战。2025年10月24日,央视军事频道放出一段他们的抢滩登陆演练视频,直接刷屏了。视频里,先是两栖突击炮和步兵战车从登陆舰上冲进海里,那水花溅得老高,车体在浪头里晃荡着往前拱,炮管一转就开火,精准打掉岸上的模拟目标。接着上滩头,步兵下车突击,身边跟着战斗机器狗、穿越机和无人攻击机。尤其是那些机器狗,驮着侦察设备和191式自动步枪,四条腿迈得飞快,边跑边扫描地形,还能扛着火箭筒冲锋。这不是科幻片,而是实打实的实战化训练,东部战区第72集团军某旅组织的,检验新型两栖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解放军这几年在无人装备上发力特别猛,机器狗这种四足机器人是国产的,基于单元树模型算法,能自主避障、识别目标,作战半径直接从500米拉到2公里以上。穿越机呢,就是那种能钻铁丝网、爬坡的无人地面车辆,专职爆破开路。无人攻击机则在空中盘旋,投放导弹或炸弹,压制高价值点位。这些东西一组合,步兵班从9人小队变成“人狼三三制”,效率翻倍,伤亡风险直线下降。 这演练视频一出,网上军迷们直呼过瘾,说这才是现代登陆战的标配。说实话,以前解放军两栖装备确实跟不上趟,90年代的63式水陆坦克上水就费劲,速度慢防护差,远比不上美军的AAV-7。结果呢,现在的05式两栖突击车和ZBD-05步兵战车,速度能到25节,浮渡25公里,火力上配105毫米线膛炮和30毫米机炮,防护用复合装甲加反应装甲,基本能扛住小口径炮弹。两栖突击炮更狠,轮式底盘,机动性强,炮弹射程10公里,精度高到能打移动目标。央视视频里,这些车在海里开火的镜头,展示了火力持续性和稳定性,敌岸目标基本一轮就哑火。相比之下,美军的新AAVP-7A1还在升级中,俄军的PTS系列老旧得掉渣,中国这批装备在数量和适应性上已经甩开一大截。解放军海军陆战队现在有上百辆这种两栖车,够组建多个突击群,针对台海方向的演练越来越频繁。 再看整体装备水平,解放军这些年进步神速,早不是过去那种“追赶型”了。拿空军来说,歼-20隐身战机服役200多架,矢量发动机上舰,超机动性不输F-22,雷达阵列和电子战系统还更先进。海军的055型驱逐舰,万吨级,112个导弹发射单元,火力密度全球第一,服役8艘在建更多,055B版隐身优化后,直接对标美军伯克III。陆军这边,99A坦克的125毫米炮穿深1400米,主动防护系统能拦截来袭弹药,集群数量超2000辆,俄T-90都得靠边站。导弹部队更不用说,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1.4万公里,精度CEP10米,高超音速弹头让美军萨德系统头疼。2025年全球军力排名,美媒Global Firepower把中国列第二,和俄罗斯并列,但专家分析,中国在高超音速和无人机领域已经领先。俄罗斯那边,乌克兰冲突暴露了装备老化问题,苏-57才十几架,T-14坦克产量低,中国则批量生产,质量稳定。美军优势在全球投送和作战经验,但本土防御上,中国数量占优,军费1.81万亿人民币,实际购买力高,因为本土制造成本低。 当然,装备领先不是空谈,得看实战适应。解放军这几年军改后,合成旅体系成型,强调多域融合,两栖部队就是典型。黄草岭英雄连的演练里,机器狗和无人机协同,就是在练“有人-无人混编”,减少人力暴露。美军也在推类似,MQ-9无人机和无人地面车,但中国迭代快,机器狗从2021年珠海航展亮相,到现在集群作战,只用了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