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结束了在马来西亚的外事日程,在回国之前举办了记

观今言史啊 2025-10-29 00:16:29

10月26日晚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结束了在马来西亚的外事日程,在回国之前举办了记者会。其中最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一次她没有和中方的代表进行会面?   这趟出访可以说是节奏紧凑,行程安排得满满的,高市早苗25日才刚从东京出发,26日就马不停蹄地展开一连串外交活动。   她先是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会谈,承诺通过某些合作框架向马方提供装备器材,接着又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见了面,还出席了日本与东盟首脑会议。   会议上她反复提到“基于法治的自由开放的印太”,这番话并不陌生,明显延续了日本近几年的地缘战略方向。   不过,最让人觉得微妙的,还不是她说了什么,而是没说什么,尤其是没和中方有任何互动。   截至10月27日,中方依然没有向高市早苗发出贺电,这一点和过去中方在日本新领导人上任时通常会第一时间发出祝贺形成鲜明对比。   当有记者提问时,中国外交部只是简短回应说“已根据外交惯例做出适当安排”,没有多说半句,这个“适当安排”,怎么看都像是“冷处理”。   熟悉中日关系的人都知道,这种外交细节往往透露出很多信号,中方选择不发贺电,不太可能是“忘了”或者“没来得及”,更大的可能,是在用行动表达态度。   高市的政治背景并不低调,她在日本政坛一直是以右翼立场著称,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也和中国存在明显分歧,中方对她上任后可能带来的中日关系走向,显然是持保留态度的。   而高市这边也没闲着,在马来西亚期间,她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通了电话,两人不仅重申要把美日同盟关系推得更高,高市还特别强调,强化这个同盟是她政府的核心外交和安全目标。   她还频频提起“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这和日本驻马大使之前关于“关注南海、东海局势”的表态形成了呼应,一连串动作下来,释放出的信号很清楚:高市政府将继续站稳美日同盟这条路。   在东盟峰会这种多边场合,中日两国原本就容易“擦肩而过”,但这次的“零互动”还是显得很不寻常,从中方的谨慎,到高市的主动靠美,这对邻国之间的外交温度实实在在降了下来。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过去几年中日关系时好时坏的状态,两国互动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在悄悄映射着整个东亚局势的变化。   高市早苗回国后,马上就要忙着准备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访日行程,外交上的优先顺序已经很明显了,相比之下,和中国的关系显然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中方也不是没有表态,外交部早就重申,希望日本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恪守承诺,这是中日关系能否稳定发展的关键。   虽然高市出发前说过,希望这次东盟之行能加深互信、取得成果,但从实际结果来看,和中国之间的互信建设,恐怕还得再等等。   她确实带回了和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合作成果,但留在背后的,是与中国这个最大邻国之间的一道空白。   参考资料:环球网《「环时深度」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上台,日美同盟是共振还是错位》

0 阅读:0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