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见识了,什么叫杀人诛心。格力赢了官司,拿了16万赔偿,结果人家问对手是谁

探史官 2025-10-28 23:41:04

今天算是见识了,什么叫杀人诛心。格力赢了官司,拿了16万赔偿,结果人家问对手是谁,格力那边的人就回了俩字:不群。 16万对格力这样的企业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这场官司从头到尾就没奔着钱去。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格力要的从来不是赔偿款,而是在行业里立一个态度——抄袭模仿者,哪怕体量再小,也绝不会姑息。 “不群”这俩字,简直比16万赔偿还戳人。既没指名道姓惹来额外的口水战,又暗戳戳点出了对方的问题——不合群、搞特殊,潜台词就是“这种靠模仿别人生存的角色,根本不配被我们正眼提及”。 换做其他企业,赢了官司大概率会高调官宣,把对手名字挂出来炫耀一番。格力偏不,只用两个字轻描淡写带过,这份底气可不是凭空来的。作为家电行业的龙头,格力深耕核心技术几十年,空调压缩机、变频技术这些硬实力,早就成了行业标杆。 对手敢抄外形、抄宣传话术,却抄不走人家几十年沉淀的技术内核。这场官司的胜诉,本质上是技术实力对抄袭行为的碾压。格力越是轻描淡写,越显得对手的模仿行为不值一提。 想起之前行业里的一些乱象,有些小企业专挑头部品牌的爆款产品“换皮”,外观做得八九不离十,价格压得极低,靠信息差收割消费者。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原创企业的利益,更搅乱了整个行业的竞争秩序。 格力这次的操作,看似“诛心”,实则是对行业乱象的一次精准反击。它用最简洁的方式告诉所有从业者:行业竞争的核心是创新,不是跟风模仿;尊重原创,才是企业长久生存的正道。 16万的赔偿款,更像是给抄袭者递了一张“警示函”。而“不群”二字,才是真正的杀手锏——它否定了对手的竞争价值,让对方在行业里颜面扫地,比单纯的罚款更有杀伤力。 在知识产权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格力的做法值得所有企业借鉴。与其花心思诋毁对手,不如沉下心搞研发;与其纠结于一时的胜负,不如树立长期的行业口碑。毕竟,能走得远的企业,从来都不是靠模仿跟风,而是靠不可替代的核心实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9
探史官

探史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