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今晚(10月27日晚)报道:“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说,美方认为以色列日前针对加沙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28 02:49:03

外媒今晚(10月27日晚)报道:“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说,美方认为以色列日前针对加沙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成员的空袭,不违反停火协议。” 这番言论如同给冲突火上浇油,在人质交换完成、地道清理告一段落后,以色列转头在非军事区发动空袭,如此行径已然背离停火协议的核心精神,而美国的公然背书,更让中东和平的希望变得愈发渺茫。 回溯这场停火的来之不易,10月9日,以色列与哈马斯才依据美国提出的20点和平框架,达成加沙冲突停火第一阶段进程共识。协议明确要求双方立即停止现有军事行动,启动被扣押人员分阶段交换。 以色列还需从加沙部分地区撤军以减少军事存在,同时开放大规模人道救援通道,缓解当地物资短缺与医疗危机。相较于2023年11月仅持续7天的临时停火,此次协议本被寄予厚望,美方的推动与以色列有限撤军的让步,让外界看到了冲突缓和的曙光。 可谁曾想,停火生效还不足二十天,以色列就再度挥舞空袭大棒,将协议承诺抛诸脑后。 以色列此次空袭选择在加沙非军事区,这一区域本是停火协议中明确的“安全缓冲区”,是保障平民安全、推动人道救援的关键地带。 哈马斯方面早已明确否认违反停火协议,反而指认以方多次打破约定,造成巴方人员伤亡,编造理由企图重启战事。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更是直接发声,指责以色列单方面违反停火协议。 强调哈马斯始终遵守承诺,并呼吁美国以制裁、停止军售等方式迫使以色列遵守承诺。多方证据都指向以色列的违约行为,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却视而不见,反而为以方的军事行动站台,这样的双重标准怎能不让国际社会寒心? 美国口中的“自卫权”,早已沦为以色列肆意行动的“遮羞布”。停火协议的核心是通过双方克制实现和平,而非给某一方单方面行动的特权。以色列动辄以“受到威胁”为由发动攻击,而所谓的“威胁”定义权,俨然被美以双方牢牢掌控。 他们可以随意解读协议条款,将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的正常防御视为“挑衅”,将自身在非军事区的空袭包装成“自卫”,这种颠倒黑白的操作,彻底架空了停火协议的约束力。 自20日以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副总统万斯、国务卿鲁比奥相继到访以色列,本应是监督停火落实的行程,最终却变成了为以色列撑腰的站台之旅,这样的“监督”怎能带来真正的和平? 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人民,早已在冲突中承受了太多苦难。长期的封锁导致物资匮乏,医疗系统濒临崩溃,无数家庭流离失所,停火协议的达成曾让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可以色列的空袭与美国的纵容,再次将这份希望击碎。 当停火协议的解释权被美以垄断,当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基本保障,所谓的“和平框架”不过是一纸空文。美国作为停火协议的推动方,本应承担起公正调解的责任,却选择偏袒以色列,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自身国际信誉,更让中东地区的仇恨与对立不断加深。 国际社会并非没有看清美以的伎俩。越来越多的国家站出来谴责以色列的违约行为,呼吁双方回到谈判桌前。可在美国的霸权庇护下,以色列愈发有恃无恐。要知道,2023年11月的临时停火之所以仅持续7天。 正是因为类似的单方面违约行为,如今历史正在重演,而美国的纵容让局势更加危险。停火协议的生命力在于双方共同遵守与公正监督,一旦失去这两个基础,再多的和平框架也只是镜花水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美国和以色列身处巴勒斯坦人民的境地,面对持续的空袭与生存危机,还能如此轻描淡写地谈论“自卫权”吗?中东和平从来不是靠武力压制就能实现的,更不是靠单边解读协议就能达成的。 它需要尊重双方的合法权益,需要摒弃双重标准,需要国际社会的公正介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表态,不仅让加沙停火协议形同虚设,更让巴勒斯坦人民的权益被肆意践踏。 希望美国能认清现实,停止为以色列的违约行为背书,真正履行起推动和平的责任。也希望以色列能摒弃霸权思维,回到停火协议的轨道上来。否则,持续的冲突只会让更多人陷入苦难,而中东地区的和平,也将在一次次的违约与纵容中,变得彻底遥不可及。以军加沙行动 加沙停火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