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教育部发布《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10条措施》,多条相关话题冲上

岚岚看商业 2025-10-28 00:15:21

刚刚,教育部发布《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10条措施》,多条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通知聚焦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健康成长,条条都戳中家长和学生的痛点 。 其中明确:严控书面作业总量,鼓励每周设置1天无作业日;规范考试管理,加强校外培训监管,有序推进中考改革,缓解考试升学焦虑;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鼓励推行课间15分钟活动,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培养学生健康用网习惯,着力解决运动不足、睡眠不够、网络沉迷等突出问题 。 同时,针对特殊学生群体要建档立卡、一生一册,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做好寄宿学生生活照料和安全管护,关心关爱困难学生;建设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系统,推进分级响应模式,完善监测预警与干预一体实施机制等 。 这10条措施,每一条都很务实、有针对性,让人看到希望,确实值得点赞 。可兴奋过后,家长更关心的是:如何落实?要是落实不了该怎么办? 与其新增“鼓励类”条款,不如先把多年前就定下、且每年都在强调的“硬规定”落地 。 就像“鼓励每周一天无作业日”,我们其实不敢奢望,只盼作业、考试、睡眠这几件事,能尽量往老标准上靠一靠——我们不求完全达标,毕竟那样或许有些“非分之想”,只求能靠近一点,就已经很感激了 。 不妨再重温一遍这些“老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回家作业;小学3-6年级每天书面回家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 。你没听错,这不是童话,也不是谣言,是教育部这些年一直明确的标准,可现实中,“初中作业90分钟能做完”,想想都觉得不真实 。 还有睡眠要求:小学生每天10小时睡眠,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小学生晚上9点20前入睡,初中生10点前入睡;小学生早上第一节课不早于8点20,初中生不早于8点,且第一节课前不得强制安排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 。 考试方面:小学生每学期仅组织1次期末考试,初中生每学期仅1次期中考试、1次期末考试 。 就这几点基础要求,想问问教育部:到底能不能做到?什么时候能真正落地? 说多了像祥林嫂一样反复念叨,实在没劲 。 最后还是要给教育部点赞,为这10条措施点个大大的赞 。这份为孩子健康成长操碎心的心意,家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也真心期盼,这些利好政策能一步步落到实处,让“纸面规定”变成孩子能切实享受到的“成长福利” 。

0 阅读:8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