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比翻书还快!曾经当美国驻华大使时,骆家辉对中国态度强硬,各种刁难、傲慢到骨子

风林事儿说 2025-10-27 20:45:23

变脸比翻书还快!曾经当美国驻华大使时,骆家辉对中国态度强硬,各种刁难、傲慢到骨子里。可一退休,却厚着脸皮跑回中国想捞金,这“双面人”操作,简直绝了! 这骆家辉是真的不要脸!他当大使那阵儿强硬的根本没把自己当“华裔”看,满脑子都是替美国办事。 还没正式赴任的时候,骆家辉就在参议院的确认听证会上对着议员们承诺,要把中国人权问题提至 “最高层”,还要撬开中国市场让美国产品大量进入。当上美国驻华大使那几年,那股子劲儿,满脑子都是“美国利益优先”,甚至比有些白人大使还来劲。 最典型的就是2011年他刚上任那会儿,带着老婆孩子坐经济舱来北京,背包、自己拉箱子,表面上看是亲民,实际上呢?这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刻意塑造一个“节俭、朴素”的形象,跟当时美国国内对华强硬的舆论氛围配合得恰到好处。 可转头,他就在各种公开场合对中国指手画脚,从人民币汇率到知识产权,再到所谓的人权问题,哪次不是跟着美国国务院的调子,话说得又硬又冲? 2012年,他还跑到青海玉树,名义上是“考察灾后重建”,实际上却借机大谈“西藏人权”,那副高高在上的傲慢劲儿,哪像个有中国血统的人? 他对着中国媒体大谈 “知识产权被盗损失几十亿美元”,却对美国限制中国关键产品出口的事实避而不谈;一边抱怨中国市场不开放,一边对美国每年大量对华发起贸易调查的行为轻描淡写,说什么 “只有3%的中国产品受限”,全然不顾那些都是关乎产业命脉的关键品种。 说白了,那时候的他,就是美国政府的“传声筒”,华裔身份对他来说,不过是美国用来对华搞“软制衡”的一块牌子,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晃一下,证明美国“多元包容”,不需要的时候就扔到一边,该强硬照样强硬,一点不含糊。 可你再看,2014年他前脚刚辞了大使职务,后脚就立马变了脸。嘴上说着“要陪伴家人”,实际上呢? 没过两年,他就频繁往中国跑,还加入了西雅图一家律师事务所,专门负责对华企业的业务。 2016年,他还在上海参加了一个论坛,煞有其事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其实就是帮有钱人寻找美国的投资项目。 他靠的是什么?不就是当大使那几年在中国攒下的“人脉和名气”吗?那些曾经被他刁难过的企业家,现在可能都得笑脸相迎,因为他是“前美国驻华大使”,手里有资源,有门路。 比如他后来参与的一些项目,不就是利用他对两国政策的了解,还有在中国政商界留下的“脸熟”来赚钱吗?这操作简直绝了,当大使时,他是美国的“鹰派”,替美国打压中国;退休后,他又成了“中美桥梁”,靠着之前打压中国时攒下的“威望”来中国捞金。 这哪是什么“双面人”,这根本就是赤裸裸的实用主义,对他来说,华裔身份、大使职责,都是工具,怎么有利怎么来。美国需要他强硬,他就比谁都强硬;美国不需要他了,中国有钱赚,他就立马换副嘴脸,把之前的傲慢和刁难全忘干净,只记得自己在中国有“人脉和名气”可以利用。 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做派,确实让人看清了某些政客的真实嘴脸——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风林事儿说

风林事儿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