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冷战半个月:把家住成合租公寓,却被他偷偷递的“台阶”戳中软肋 家人们,谁能懂冷战到极致的魔幻日常?我和我家那位已经半个月没说过一句话,半年没同框看过剧,硬是把两居室住成了“互不打扰式合租公寓”——厨房分时段使用,客厅各占一角,连阳台晾衣服都默契错开时间,空气静得能听见自己心跳,可我居然有点享受这种“不用迁就”的自在。 每天早上七点,我的生物钟比闹钟还准,洗漱完直奔厨房煮鸡蛋泡麦片。溏心蛋要煮三分半,麦片得加两勺奇亚籽,这是我雷打不动的“早餐仪式感”。八点整,他准时晃悠进来,打开冰箱“哐当”一声,拿出全麦面包和冰牛奶,靠在冰箱门上“咔哧咔哧”啃,面包渣掉地上都不带弯腰捡的。俩人大眼瞪小眼在同一空间待十分钟,愣是没说过一句“借过”,连呼吸都刻意放轻,生怕先开口就输了——现在想想,我俩这较劲的劲儿,要是用在减肥上,早瘦成闪电了。 以前没冷战的时候,我下班回家得先在小区门口纠结半小时:他今天想吃红烧肉还是清蒸鱼?买了排骨得问炖玉米还是萝卜,炒青菜要放蒜还是放辣椒,稍有差池就会被念叨“你是不是根本没用心记”。现在倒好,我想啃青菜就买一把油麦菜,想解馋就称两斤排骨,自己炖得软烂脱骨,配着米饭能吃两大碗,连剩菜都不用留——反正他要么在外面吃了“神秘饭局”,要么点外卖,红的黄的外卖盒堆门口,第二天出门前还能记得顺手扔垃圾桶,这点倒比以前强,不用我跟在后面收拾“残局”。 上周六的事现在想起来还挺微妙。家里洗衣机突然罢工,我抱着攒了三天的脏衣服往楼下干洗店走,回来时却看见他蹲在洗衣机前,手里拿着螺丝刀,头发乱糟糟的,额头上还沾了点灰,活像个偷偷修家电的“小偷”。我脚步顿了一下,心里嘀咕: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但脸上还是维持着“我不认识你”的冷漠,换了鞋直接往房间走,连句“你在干嘛”都没问——毕竟冷战规则第一条:谁先搭话谁就输了。结果第二天早上,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衣服塞进去,一按开关,机器居然“哗啦啦”转起来了!显示屏亮着正常的绿灯,连之前总漏水的密封圈都不渗水了。我站在洗衣机前愣了三秒,脑子里闪过两个念头:一是这货居然还有这手艺?二是要不要跟他说声谢谢?纠结十分钟后还是放弃了——万一我先开口,他不理我,那多没面子。 还有次我感冒在家,头晕乎乎想煮点粥,打开米缸才发现空了。正准备换衣服去超市,门“咔嗒”一声开了,他提着一袋米进来,直接放进厨房,连看都没看我一眼就回了书房。我煮好粥后,看着冒热气的砂锅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给他盛一碗——毕竟冷战呢,哪有主动示好的道理。后来听见书房传来撕方便面包装袋的声音,我扒着粥的手顿了顿,却还是没起身。 以前家里水电费都是我催着他交,现在我才不管。上个月水电费通知单贴在门上,我看了一眼就扔桌上了,心里还赌气道:“看谁先忍不住。”结果过了两天,我发现通知单不见了,去查缴费记录,居然显示已缴清。他没跟我说交了多少钱,我也没问,就像这事从没发生过。 晚上我在客厅追剧,他会从书房出来拿瓶水,脚步轻得像猫,全程不看我一眼,拿完水转身就走。以前没冷战的时候,他还会凑过来跟我一起看,吐槽剧情“太狗血”,现在倒好,我想笑就大笑,想骂就小声骂,不用顾及他爱不爱看,倒也清静。 前几天我妈打电话来,问我们最近怎么样,我赶紧说“挺好的,一切都好”,绝口不提冷战的事。我妈还嘱咐我们“有空回家吃饭,我炖了你们爱吃的鸡汤”,我连声答应,挂了电话后也没跟他说——我猜他接到他爸妈电话,也会这么“报喜不报忧”,毕竟成年人的体面,就算冷战也得维持。 最让我破防的是昨天晚上。我在阳台晾衣服,风突然变大,把我刚洗的衬衫吹到了楼下。我正准备下楼捡,就看见他已经穿着拖鞋跑下去了,捡起衬衫拍了拍上面的灰,递给我的时候,手指不小心碰到了我的手,他像被烫到似的赶紧缩回去。我接过衣服,喉咙里像卡了东西,最终还是没说出“谢谢”,他也没说话,转身就回了书房。 其实这样的日子也挺好的,不用为了“谁洗碗”“谁拖地”吵架,不用勉强自己迎合他的喜好,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虽然家里静得有点可怕,但习惯了也就好了。至于以后会怎么样,我没多想——毕竟谁知道呢?说不定哪天他又偷偷修好了什么,我又忍不住递了个台阶,这冷战也就莫名其妙结束了。 婚姻与家庭
